週日冥想
2007年一月21日
小組問題
:上周我們看了一部電影1,講的是在一幫壞人面前,男主角捨棄生命去拯救他的朋友。在這個過程中,他殺死了一些壞人。他試圖拯救他人的意圖是純粹的,但是他的行動是混雜的。我們想問Q’uo,當我們意圖是好的,然而行動卻是混雜的時候,將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極性?(Carla 傳訊)
我們是你們所知的Q’uo。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主的愛與光中向你們問候。在祂的服務之中,我們今天來到你們中間。感謝你們邀請我們參與你們的尋求圈,一同分享關於意圖、行為和極性如何作用的看法。確實,我的朋友們,今天你們問了一個豐富的問題,我們將會盡我們所能去挖掘這個問題蘊含的寶藏。
一如往常,我們要求你們成為你自身靈性殿堂的守護者,成為那守衛大門的獅子,只接受那些有共鳴的訊息,並且工作這些訊息; 而把那些沒有共鳴的話語放在一邊。我的朋友,以這種模式你將維護你的自由意志,避免我們不恰當地影響你們的靈性進展。我們感謝你們考量這點。
今天你們所詢問的主題來自于一部電影,如這個器皿所稱的《第九配置》(The Ninth Configuration)。 許多時候,行為是暴力的,而動機相對的單純,正如《第九配置》中那個反英雄(anti-hero)。
無論是代表個人、或是代表例如一個國家的集體,大多數捲入暴力的實體們並沒有處於憤怒、惱火或是其他暴力情緒的習慣。出於保護自己所珍視之物的需要,他們作了如此的回應。最終,為了保護他們的愛人,為了保衛民族與國家的安全,許多實體們因捲入暴力而死。
然而,也有些人以暴力為樂,他們尋找機會去進行殘忍和毀滅的行為。
到目前為止,你們行星上的大部分實體們都朝著 真、善、美 努力,他們不喜歡暴力,也不喜歡那些導致侵略他人的黑暗情緒。雖然某些人的行為會讓人以為地球上充滿暴力,但你們整個星球上 大多數人的理想和意圖遠比那些行為來得純潔和正面。
在這個方面,我們希望提及你們的文化,在電視和電影中都上演著暴力畫面,有時甚至還以此為榮,但這並不能使人們走向靈性尋求的道路。
你們的年輕人在他們的玩具中表現暴力,在電視節目和電影中上演暴力,在電動遊戲與(虛擬)戰場上展現英雄主義與勇猛; 在其中 他們假裝殺死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之後達成一種無敵感,從而 他們正在成長的心智傾向於在接受暴力時變得麻木不仁。
的確,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見過暴力行為? 有多少人,我的朋友們,有過會虐待自己孩子或者親近的人們的家長? 你們當中 有多少人在上學的時候,經歷過那些 在操場上欺凌弱小的惡霸,或比較不明顯 但同樣暴力的言語、卑鄙手段、吝嗇、謠言,見過那些使用這些手段使局外人[那些尚未適應環境的人們]痛苦,並樂在其中的人們?
這些情況助長了一個普遍接受暴力的環境氛圍。在這裡,我們不想討論關於一個國家透過戰爭來維護自身原則的權利,現在不是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刻。
但我們看待暴力的立場來自於某個站在戰壕裡的士兵,某個街上的人,
而不是那些社會或政府組織,它們協助創造出一個環境, 是你們此刻正在享受的環境。
在這個氛圍中,正如詩人威廉(William)寫到的,”光榮繚繞的雲朵2” ,你們來自一個完美之愛的地方,進入地球今日暴力遍佈的環境,光榮的雲朵離去,罩紗降下,年幼的孩子們從絕對的無覺知、無意識、和愚昧中啟程,向有意識、覺知和理解邁進。
你並不是你所處的環境,你的遺產也並非只是人世間的,你的族譜也不只繼承地球的血脈。你是那群星閃耀的天堂裡的公民,你在尋求的路上持守著內在的真理。這些確實都安全地深藏于你記憶與習慣之流的深處,在你累次的轉世中累積著。
你們中一些人已經充分地調查過並意識到你們是誰和為什麼要來到這裡,你們有些人已經嗅到理解與覺知的獵物,你們追求它們就好像一隻獵犬聞到狐狸氣味的反應。
我們鼓勵每一個人堅持不懈地尋求,當每一天來臨時,讓智慧和理解(之水)滴落到你的環境中,如同天堂的甘露掉落在草地上,如同嗎哪降落在青草上 給那些跟隨摩西的人們享用。
你也不是環繞你周遭的那些想法和念頭。你是那個直接能從你的靈性中獲得滋養的人。正如這個器皿所稱的,你們確實有過多的壞消息。你們有些人想知道一個實體是否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因為在他的估計中 每個靈魂在道德上都是如此妥協。然而,你們同時也會有許多美好的訊息源頭,所以我們要求你們提起勇氣。
看待道德的模式有幾種,比如拉達曼提斯(Rhadamanthys3)的模式,是嚴厲和苛刻的。在那樣形式的正義系統之下,是完全的世俗的,並且完全罔顧有關無限或意識的特徵,例如殺人就是有罪的。
拉達曼提斯
形式同樣也存在于你們現行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以及政府機關彼此之間的相互制衡之中。從而,當一個人會站在被害者的角度站出來說,這個人是有罪的因為他犯了謀殺。也會有另一個實體站在受審人的立場提出,他這麼做是出於自我防護。在這樣的司法制度下,你們法律系統所稱的十二個正直好人陪審團會權衡斟酌這個殺人犯的罪行,然后宣佈他是否有罪。在你們的世界裡,即使兩方面都有它的真相,這樣的問題總需要以某種模式解決。然後 最終將會做出裁決,這個實體無疑地將會因為他的罪行入獄,也有可能最後他自己被這個嚴厲的司法制度判了死刑。
第二種價值觀是︰意圖與行為。這個被稱為Jim的實體在稍早時候曾說到某一場Ra集會的內容,Ra群體曾陳述,當耶穌基督寬恕那些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們, 以及身邊的小偷,並且說 ”今天你將和我一起同在天堂樂園” 的時候,他童年的暴力行為才得到赦免。
從這個角度觀察極性的作用,你們所知的耶穌基督在童年的時候因為對另一個人施加了暴力行為,即使他當時並不是故意的,已使他在這件事上他處於業力的負債狀態。他沒有原諒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內心無法釋放自己的罪惡感,他在業力上 與那件事和那個人綑綁在一起。
他無法勉強自己原諒他的罪,經過慎重考慮後 我們用”罪”(sin)這個單詞,因為這將會是我們要談及的話題。也許你可以用”過失”(error)這個更為情感中立的單詞來替換,以表達某個失誤的判斷而導致的不幸後果。
當你們所知的耶穌面對這個自認是小偷和殺人犯的人要求給予寬恕的時候,
耶穌基督
不僅寬恕了這個人,一道洞見的閃光穿透了他真正的內心,即他領悟到他有能力寬恕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卻將自己置於寬恕的救贖能力之外;而他正是為此而來,以他自己的意圖將寬恕帶給這個世界。
於是 最終,他感謝地、愉悅地,將自己從他過往的過失中釋放,他寬恕了自己並獲得了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下要討論的並不是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也不是那些錯誤的事情將必定受到懲罰。那些是存在于你們星球上的拉達曼提斯正義體系。我們所談論的是當人們以一種不平衡的模式互動同時不去工作那個不平衡的時候,業力將如何作用于他們。只有極小部分的業力工作模式是外在的。
換句話說,你們所知的耶穌這個實體可以選擇前往那個童年時被他傷害的實體的家庭,然后尋求他們的原諒,很有可能這個家庭從心底裡也願意這麼做。
然而業力之輪並不藉由別人的原諒而停止,而是憑藉自己對自己的原諒而停止。
說來奇怪 人們不情願去釋放他們的罪疚。在世人的眼裡,過去的已經過去,曾經發生的錯誤將永遠不會變得正確。
但那是恐懼使得一個靈魂無法站立在道德之光照耀的日子裡,向無限造物主承認自己的過失和內心的黑暗,並請求寬恕。這是一種向外尋求的自我寬恕過程。
以一種外在的模式想像在你之上有個造物主的架構是有益的,你可以伸出你的雙手向充滿寬恕和愛的天父祈求原諒。不過,事實上,這是一種內在的過程,而你所祈求的造物主早已居住在你的心之源頭之中。
(回到這部電影) 這個反英雄全心努力 朝向完全的正面,雖然最終他也施展了大量的暴力和殺戮,於是,在這個層次上的業力,將取決於當他死的時候他是
否原諒自己。
他因為覺得自己有罪,所以他不願得到別人的幫助,也拒絕讓任何人知道他已經受傷。他希望能以死來彌補他所做的一切,從而最終他以拉達曼提斯的模式自己審判了自己,正如這個器皿所知。
電影中並沒有解釋最終這個反英雄是否原諒了自己。如果他沒有原諒自己,那麼他與那些被他傷害和殺死的人們之間仍然存在業力的束縛。如果他原諒了自己,從業力的角度來說,他不再負有業力的債,因為那些業債已經透過寬恕的行為在平衡的另一端得到”償還”。
還有第三個層次來思考意圖和行為如何影響極性。也許這個層次比先前我們討論過的兩個層次更靠近你們所詢問的關鍵。這個層次的考慮是完全形而上的。
從這個層次考量,我們將不只看到表面的真相: ”誰對誰做了什麼?”
在這裡將不會被考慮。因為在這個水準上,每一個實體都完全居住在他們自己的三維世界裡。
這是一個沒有遮蔽的世界,形而上來說這是你所處的地方。這是一個比你做為一個地球公民所生活的那個實相更為真實的世界,你在此是永恆的公民。
在覺知和心靈的環境下,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顯化而是能量的支出。我們觀察每一個實體擁有的振動。在形而上的水準上,這個振動的複合體就好像你們的指紋或者DNA。讓我們簡要地解釋一下。
在基礎上,你們所有人的意識都精準地相同。當你向著成熟不斷前行的時候,從靈性角度而言,你將發現意識是非個人的,它帶有造物者的本質和天性,也就是理則或無條件的愛。你們每個人都帶有這個意識與(相關)作品,不管是斷斷續續地或穩定地持有,你在瞬間的洞見、作夢等事件中擁有這個意識。
任何特定的時刻你的行為都可能影響你的振動。你有改變並提升你振動本質的能力。確實,你將透過一生的經驗逐漸改變你的振動,無論你是否想要得到進展。如果你確實想要進步並且專心於你能量體的發展,在你的責任和道德問題上支出能量將會加速你的靈性進程。
當你將越多的道德考慮融入你的思考時,你評估處境的能力將會變得越清晰。當你越多地詢問關於道德問題的指導時,你對於你的世界的感知網絡將會越來越準確。
仍然,最終你只須盡你努力做到最好,你不能完全地限定或控制你的能量。這就好像你的呼吸或心跳。你可以有意識地暫停你的呼吸,但不久你會下意識地再次呼吸。你可以透過強烈的體育運動將你的心跳提升到每分鐘200次,但當你停止鍛鍊的時候,它將恢復到原有的水準。
但是,當你反覆練習屏息,最終你將會使你的肺變得強壯。同樣地,當你有規律地進行身體鍛鍊,讓你的心跳加速再讓它回複,你會發現,你的心跳降低了跳動速率來為你的身體供血,然而它的幫浦效率得到了提升。
所以做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某種程度上 你能夠影響到你身體的工作模式。但是你也是在與你的本能共同合作,你並不能最終決定你的心臟是否跳動或者呼吸是否停止。你的能量身體也是相同的情況。正如狩獵者找尋他們的獵物一樣,你也在注意和警惕你的道德觀。你可以要求你最高和最好的自我,你的指引系統,來幫助你作出道德上的選擇,以此將你自己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在那裡將你所理解的代表美德的思想付諸行動。
你能夠做到你說的那些。在這個練習裡,也是在強化和改變你的能量身體,使得它能夠更有效率地讓太一無限造物主的光與愛流入心輪,在那裡深藏著太一無限造物主那令人震驚的奧祕。
在這個系統下判斷意圖和表現的動態關係,說意圖是全部並不精確。
而是意圖是這個方程式中的唯一的形而上部分。所以意圖描繪了你的振動本質,作為結果你將之付諸行動。
如果在這個系統下 評估這個反英雄的情況,我們想說這個實體在死亡的時刻無疑地是處於服務他人的振動。我們猜想這位編劇試圖描繪一個天性極度服務他人的實體。所以關於這個虛構的反英雄,我們想說,當他被作者和演員塑造成影片中的那個形象時,這個實體毫無疑問地將從服務他人的極性中畢業。
確實,再一次,我們並不僅僅因為他的意圖給予這個評價,而是他完整的存有,當它自然地振動到超出他的控制時,表達出他真實的自己,包括那些他自己都不曾發現或者已經發現但又將之埋藏的祕密與奧秘。
確實,我們今天給予你們思考的是一種相對而論的道德。純粹的道德,如康德派學者尋求的那種絕對的戒命,即一旦正確就必須永遠正確的要求無論在地球或是在群星璀璨的天堂世界裡都是行不通的。
當然,這些理想本身是純粹的。但是正是因為它們不屬於塵世,理想才被稱之為理想,這些思想提升我們並激勵我們。它們是那些吸引我們並讓我們著迷的純粹領域。它們的本質是,它們也是實體,有生命的實體。當然,這不是指像人類那樣的生命,而是像神話中的天使、仙女、天神或女神。它們是那些理念和概念,在它們自己的世界裡,它們是有生命的存在。
你可能對真理稍有研究,對正義稍有研究,或者對公平稍有研究,從而,你將會獲得那個純粹的想法的能量。但是當移動到你的能量身體的時候,它將會根據你的預想和偏好染上不同的顏色,將你的扭曲放在意識之中。在這一點上,所有人都是如此。
從提升你每日的振動的角度來說,沈思並記得這些有關真理、無條件的愛、美、希望、仁慈、正義和公平的理想,邀請它們穿過你 如同一座燈塔照亮這世界,這是有益的。
但請了解到 能量交換是一個複雜的連續過程。雖然你只做了一分鐘的祈禱,這過程對於你的平衡、清晰度、能量額度、能量體都是一個顯著的調整。正是你的能量身體,特別是你整個能量身體的七個能量中心的讀數,將在任何一個特定時刻決定你的極性。
你不能儲存你的極性。你無法做很多好事和很多壞事然后將它們的差異加總在一起。你從時間的維度上經歷幻象的進程。你們所知的泰利斯(Thales4)說:“你無法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同樣地,我們想對你們說,你們無法停留在同一個行動或者思想上兩次。它發生了 然後你繼續前進,它會永遠的離去。那些你思考、祈禱和行動的機會將會永不回來。這些都繼續穿越你此生的每一個心跳之中。
你總是在經歷著你生命中的最後時刻,然後發現你度過了那個時刻繼續活著。把你生命的每一刻看作是最後一刻然後去行動是有益的。這指出了你道德選擇的主旨和重力,也使你在其中傾注更多的注意力。
因為惟有憑藉這些道德選擇,一個接著另一個,你才能養成習慣 接收到每個當下蘊藏的道德涵義,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你的時間。
(卡帶第一面結束)
當你邁向畢業的時候,你並不需要達到100%服務他人的水準。仍然,造物主似乎在一條曲線上打成績。如果你只有51%的服務他人,你已經準備好要畢業了。每一次當你有意識地選擇服務他人,你已跨越了51%並且充裕地朝向正面極化,並準備從行星地球畢業。你越是習以為常地實踐你的選擇和你最高的道路,越多的慈悲心和愛會與你回應,你也將越能夠調音你的能量體,從而,它將會從極性上越來越趨向服務他人的振動。
你永遠不能從人類身上解開善與惡的糾結。我的朋友們,因為作為人類種族的一員,其中既有善又有惡。在你整個實體之中,你包涵了善與惡的所有品性。
透過一系列的選擇,你已經找到了成為你自己和通往外在世界的道路。你關閉了你天性中的許多陰暗面,因為那並不令人愉快並且難以負擔。諸如發生在《第九配置》中那個反英雄身上的不尋常的情況使我們震驚,那場戰鬥同樣讓那個反英雄吃驚。
那麼,我們要求你們,不要停留在對自己或他人的評判之中。雖然你會情不自禁地去評判,我們也不阻礙你們去那麼做。我們簡單地要求你們從一個人類的本質立場上去判斷,但不要停留在那裡,而是向著造物主那蒙福的 散佈著光的領域前進。在這個地球學校中,當你找到運用你寶貴能量和時間的模式時,邀請陽光和智慧以及無條件的愛(相隨)。
這個器皿提醒我們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必須承認 要離開這個有趣的問題使我們感到遺憾。我們經常都感到非常遺憾,我們不得不收起我們的肥皂箱,將它塞到我們的手臂下,把手推車推出海德公園*外。
(*
英國海德公園允許任何人在那裡發表他們的演說,當時人們把肥皂箱當作臨時講台,並因此聞名。-- Sherry譯註)我們想知道在這個時候是否還有後續的詢問或其他問題?
R: 我這裡沒問題,Q'uo.
(暫停)
我們是Q'uo,我們意識到我們已經耗盡了這個尋求小組的好奇心。我們重申,能夠與你們同在是一種祝福。透過分享我們卑微的話語,開放我們的心,我們得以與你們共同思考,你們給予了我們服務他人的機會。
我們也同樣與你們分享傳遞於你我之間的偉大的愛與情意,這對我們是一個祝福, 我們為此至為感謝。能來到你們中間,欣賞你們清晰的能量中那令人驚奇的美也是一種祝福。我們驚嘆你們每一個人內在的勇氣和善良。
在太一無限造物主的愛與光中我們離開這個器皿和這個小組。我們是你們所知曉的Q'uo原則.
Adonai. Adonai.
(完)
© 2007 L/L Research
保留版權,由岸芷汀蘭, aka Sherry, 翻譯于2007-8-21。Reviewed & edited by cT.
=============================================================
註
1︰《第九配置》,由William Peter Blatty 撰寫、導演、出品,Stacey Keach主演。1979年首次發行。這是Don Elkins生前最鍾愛的電影之一,為了讓Gary欣賞, 我們放映了它。標題反映了電影的主題,正如世間生活的真實存在,這個關於科學的《第九配置》指出生活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條件和原素,並暗示了某些高等力量或目標的存在。註
2︰這個引用的文句出自于William Wordsworth在1803-1806創作的詩歌,題為“不朽中的宣告,選自童年回憶集”。上述的引用出自第五節,開頭如下︰Our birth is but a sleep and a forgetting:
The Soul that rises with us, our life’s Star,
Hath had elsewhere its setting,
And cometh from afar:
Not in entire forgetfulness,
And not in utter nakedness,
But trailing clouds of glory do we come
From God, who is our home:
Heaven lies about is in our infancy!
譯文︰
“出生猶如入睡與遺忘
;伴同我們升起的靈魂
,這遠方來的生命之星
,已經沉落在別的地方
;不是在全然的疏漏中
,不是在全然的裸露中
,而在蔓生的雲輝裡
我們來自天主
, 祂是我們的家鄉:襁褓時天堂就在身旁
!”(譯文主要來自《英國文選精粹》)
註
3︰拉達曼提斯(Rhadamanthys),在希臘神話中是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他在他的世間生活中伸張了正義,並在死後成為了冥界的判官。他的名字被用來指代那些毫不通融與嚴苛的司法系統。註
4︰Thales, living seven centuries before the time of Christ in Miletus, was the first recorded Greek philosopher and was considered one of the Seven Wise Men of Greece for his exhortation on Unity. He was the first man to attempt to explain 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 philosophically—by the natural processes of human thought—rather than mythologically—by the supernatural. Thales’ basic theory is that everything in nature is one thing. He thought that one thing was water; h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statement above.譯註
: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因他的”人不能兩次跨越同一條河流”(We both step and do not step in the same rivers.)觀點而聞名...故這句話應當是赫拉克利特說的,原文卻以為是泰利斯,而泰利斯是希臘七賢之一,原註
4中還提及了他萬物合一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上面的原文或者Google搜尋此人。^_^ Sherr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