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轉世的奧秘
“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馬太福音》17:12
在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西方,輪回轉世只是一個謠傳;在東方,是一種生命的方式——靈魂生命。雖然印度教和佛教是輪回案例最主要的來源,很多還是能在西方被找到;只是需要我們看得更深入一點。
例如,在美麗的寺院和帕倫克金字塔附近的一個瑪雅人的石碑,含有一位在西元700統治瑪雅的國王Jinich Ahkal Mo’Nab的寫作。在這個石碑上面他寫道他是一位被考古學家認為是“GI”的最初的神的轉世。(讀作“G one”,意為在一系列眾神中的第一神)。在他現在這個轉世裡,這個國王解釋說相比在他之前的轉世他現在是更加人性的和屬世的,不過幸運的是他保留了前生的記憶。
一份令人驚訝的輪回轉世的西方材料就是基督教的福音書!耶穌兩次對他的使徒們解釋說施洗約翰是以利亞的轉世,他在《瑪拉基書》4:5裡面被預言作為彌賽亞的先行者回來。
第一次是當約翰在監獄裡面的時候。耶穌談及約翰的偉大,然後在《馬太福音》11:14-15裡面說:“你們若肯領受,這人就是應當來的以利亞。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第二次是基督在山上改變形象之後,在《馬太福音》17:12-13:“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
令人驚奇的是,希律的妻子希羅底,也就是把約翰斬首的那位,很可能是耶洗別的轉世,她憎恨約翰並且發誓說她將報復他殺了她巴力的眾先知。(《列王記上》19:2)砍頭對於希羅底的靈魂來說並不是新鮮事,作為耶洗別的時候,她已經砍了如此多耶和華先知的頭,以致俄巴底必須藏匿了“一百位先知在山洞”以防止她找到他們。很多人相信以利亞“丟掉他的頭”是業力所為,當他履行了上帝賜給他的任務去對民眾和巴力的祭司證明真正上帝的所在,通過呼求火從天上降下到祭壇裡,然後他自作主張屠殺了所有巴力的祭司(《列王記上》18:40)……這件事上帝並沒有要求作。接著,以利沙替換了以利亞作為上帝的先知。常常在我們要傳播那光的熱情中,我們屠殺從前的對手恰恰在我們轉化他們的那日,正如以利亞所作的。
作為輪回轉世的證明的最好的西方材料之一,通過一個科學的方法,就是維吉尼亞大學的伊安·史蒂文生(Ian Stevenson)醫學博士。他已經寫了9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第一本和最著名的一本是《二十案例示輪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最後一本和最迷人的一本是《輪回轉世與生物學——於此相逢》(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在這些書裡面,他從輪回被普遍接受的國家的孩子中超過2600個前世記憶的案例裡面列舉了65個例子,深入調查了這些案例之後,得出了這些孩子確實擁有前世的知識的鐵證,這些知識他或她在今天不可能獲得。某些證據甚至被標記在他們新的身體上!大概最引人入勝的關於從前世事件而來的今生疤痕的書就是Gina Cerminara博士所寫的《生命多世》(Many Mansions),包含了愛德加·凱西令人驚異的轉世靈魂的歷史案例。
從一個輪回轉世的觀點來看,我們就像河流。在表面上我們都是閃亮的和新的,閃爍著勃勃生氣和生命,但在表面之下流淌著強有力的看不見的靈魂記憶、習慣和欲望的水流。這些水流攜帶著靈魂生命漫長年月的影響。
記憶
我們迫切需要找到答案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以前生活過,為什麼我們不記得?”這個答案既簡單又複雜。簡單的答案就是,因為我們認為作為今天我們自己的“你”和“我”以前並沒有活過!我們當前的意識心智,個性,和身體是新的;他們沒有輪回轉世。是我們的靈魂在以前是活著的——這就是區別——並且只有我們的靈魂轉世。對於我們的大多數,記憶屬於我們的靈魂,而不是我們的顯意識的個性(Personality)。
令人奇怪的是,史蒂 文生博士發現當他研究案例的孩子長大,他們不再能夠回憶起他們過去的生命,甚至當他們年青的時候即使閱讀那些他們所告訴他的材料,也回想不起來。非常明顯,我們幼小的心智接近於我們靈魂的心智,但是當我們在這個物質的世界長大了一些,我們失去了那個連結。
現在,我們可能會問,“如果記憶不是我們的,它們怎麼能影響我們?”答案十分的簡單但是卻很難置信:因為我們的靈魂也在我們的身體裡面,與我們的外部自我一起分享它。
凱西的解讀解釋說外部的自我占支配地位地控制了中央神經系統和意識,也就是我們的個性在它裡面發展的三維心智。但是我們的靈魂居住在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裡面,通過和我們的外部自我同樣的眼睛觀看,通過同樣的耳朵聆聽。凱西解釋說潛意識心智是靈魂的心智,並且更深入的神經系統是靈魂占支配地位的地方。因此,雖然我們靈魂的記憶並不是我們自己顯意識上的,但是我們除了受它們影響外卻別無他法。如果我們想要理解這些影響,我們必須找出我們的靈魂並且瞭解它的經歷。只有到了那時我們才能完全理解為何我們是這樣和為何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會是這樣。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962c90102dv5f.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