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量子心世界》第八章。本書已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魔術師的選擇
在命運主宰一切的世界中,“選擇”沒有任何立足之地。人與其它所有的事物一樣,無論是否有生命,都必須遵從一條慣常、預定的道途,不允許有任性的行為。或許,你會覺得自己曾經的行為都是自己自由的選擇,不過事後看來,你可能發現其實你根本不會做出其它的選擇。另一方面,當你回顧過去時,可能會希望自己當初有做出不同的選擇;現在,再仔細回顧一下,毫無疑問,你會找到一些小理由或者一些貌似合理的道理令你相信你當時所做的選擇是正確的。換言之,你採取的行動既理智又合理。
許多人相信預定論或命運。當某一出乎意料的情境出現時,這些人可能會說:“你看,我告訴過你的!”或“這就是命!”抑或,正如一天下午我在巴黎一家咖啡館聽到的:“下午樂得忘乎所以,晚上哭得痛不欲生。”另一方面,或許也有同樣多的人認為他們主宰一切。他們或許會對一個因被大孩子欺辱而哭泣不已的孩童說:“這都是你的錯!你怎麼招惹他了?”
這兩種世界觀到底孰是孰非?所幸的是,二者都同時既對又錯。我們是自己實相的創造者,與此同時,也是我們創造行為的受害者,讓我來舉例說明。
60年代中期,除了從事我的日常工作——理論物理學家——外,我的第二職業是近距離魔術師。我常常受困於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切逼真的魔術都充滿了悖論性,是似是而非的,就象量子物理一樣。例如,女助手仿佛被切成兩半,不過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本來站在房間後部的一個人,忽然出現在房間前部;明明看到一張牌是A,卻忽然變成了老K。
我常玩的魔術之一叫做“魔術師的選擇”3。我請一位觀眾從撲克牌、硬幣等物品中隨意選一件,觀眾堅信他可以自由選擇,也因此當他看到我貌似具有預見能力,在他做出選擇之前就知道他將選什麼時,總會驚訝不已。我想,他的驚訝程度取決於他潛在的信念結構——他相信自由意志還是相信宿命論。為了打破懸念,我現在告訴你,其實我從不知道觀眾到底會選哪一樣物品。不過,我事先為提供給觀眾的每一個選擇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換言之,我已將所有的可能性都計算在內。而宇宙的運作也與這極其相似,為每個可能性做好了準備。
讓我們來用幾分鐘想像一下,想像神是一位近距離魔術師。就象一位自願被愚弄並同時尋找破解答案的觀眾一樣,我們就是時刻準備好的觀眾,熱切地等待下一個魔術表演。有時,我們以為自己能夠看穿這位偉大的魔術師,不過這位叫做“神”的魔術師已經將所有的可能性都納入考慮之中,而且還偷偷嵌入了一條令你進退兩難,永遠無法破解祂魔術的規則。在接下來的例子中,你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實相,與此同時,你會發現,其實你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想像你坐在一位著名近距離魔術師的客廳裡,你坐在桌邊,魔術師走進來,邊整理斗篷,邊在你對面坐下。他隨身帶著一個小袋子,他將手伸進袋子,將一塊底部已有些變硬的綠色餐具墊放在桌上,然後他又將手伸入袋中,拿出一個大大的馬尼拉紙信封,放在餐具墊上。他打開信封,分別拿出三張標著A,B,C的大卡片,他將三張卡片排成一排放在你的面前。
他說:“這裡有三張卡片,你可以從中選一張,A,B或者C。我已經預測到你會選哪張卡片,並將預測結果寫了下來,無論你選哪一張。我不想以任何形式影響你,你擁有完全的自由,可以隨意選擇A,B或者C。不過,我已經知道你將做何選擇,我會向你證明這一點。你做出選擇後,我會讓你看我寫下的預測結果。現在,請選一張卡片。”
你滿心警惕地開始猜測他心中對你的猜測。你可能會想,估計大多數人都會選卡片B,因為它是中間的那一張。或許你的思維過程是這樣的:“他的小聰明還贏得了我?我將選卡片B左邊的卡片A,他絕對猜不出我選的是什麼,就是,他肯定猜不出!我選卡片A。”於是你大聲說出自己的選擇:“我選卡片A。”
“啊哈!”魔術師說:“我知道的!請打開你面前的信封。”他將信封推到你的面前,就是他從中變出三張卡片的那個信封。你打開信封,看到裡面還有第四張卡片,卡的一面空白無字,另一面則是魔術師那粗曠的筆跡:“你選了卡片A。”你不可置信地向信封裡看了又看,裡面空空如也。
你的大腦開始高速轉動:“他是怎麼做到的?”你不斷猜想:“他是猜到的?全憑運氣猜到的?”你抬頭看著魔術師的臉,他那冷靜自信的態度明確地告訴你這絕不是運氣。他滿面自信,而且,你也聽其他見證過他魔術的人說過,他從未錯過一次!儘管如此,他看起來確實是人不是神,也就是說,這一定是戲法!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大腦通常會開始搜索對過去種種經歷的記憶,以試圖排除那些多餘無用的雜念,僅留下必要、重要的想法,從而找到能夠解答這一悖論性問題的因果關係。比如,你可能會想:“不知怎的,我好象是被迫去選擇卡片A,肯定有一個不易察覺的力量在左右我的選擇,我根本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雖然表面上看我仿佛可以隨意選擇。”
不過你對這一答案並不感到滿意,於是你繼續為這一“被迫的選擇”尋找原因。“或許我被催眠了,被催眠的我當然沒有任何自由意志。”用這一答案解釋了上述悖論後,或許你又繼續尋找新的因果關係。
你可能這樣想:“也許他沒有提供給我足夠的資料。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這個魔術,也許有什麼隱匿的變數,它們超出我所能掌控的範圍,不過卻受這一聰明的魔術師支配。如果我能有機會重來一次,我肯定會揭穿整個戲法。”你的心智再一次試著通過某一因果關係來解決這一悖論。在這個例子中,“因”就是那些隱變數,“果”則是你對卡片A的選擇。
你抬頭看著魔術師的臉說:“讓我們再來一次,再來一次好不好?”“好的,”他回答說:“不過有一個條件。”“什麼條件?”你問。“條件是,你必須忘記自己以前曾見過這個戲法。”“這可不行,”你申辯道:“如果我不記得你剛剛展示給我看的,又怎麼可能知道這戲法是怎麼變的呢?”於是,你們之間產生了摩擦。
如果這時你能夠在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情況下重新見證一次這個戲法,你確實會看到答案,那就是,魔術師對每一個選擇都事先做好了準備。如果你沒選卡片A,而是選擇了卡片B,他會讓你掀開桌上的餐具墊,然後你會看到餐具墊的下面粘著一個卡,上面也是魔術師那醒目的筆跡:“你選了卡片B。”如果你選擇了卡片C,也會有同樣的情形出現,或許他會讓你看一看你所坐的椅子下面,或者房間中其它顯眼的地方,看看他在那裡寫了什麼:“你選了卡片C。”
不過魔術師堅持說,你必須要同意他提的條件才能重來一次。所以,雖然你心不甘情不願,還是不得不答應他的要求。你設法抹去了自己對這個戲法的記憶。他再次為你變魔術,這次你選了卡片B,他讓你掀開桌上的餐具墊,看看下面有什麼東西。你滿臉驚奇地看到餐具墊下面的字樣:“你選了卡片B。”然而,儘管你已經忘了自己曾經見過這個戲法,你心裡還是覺得有點彆扭,你很想揭穿這位魔術師的戲法。
這個戲法告訴我們,雖然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我們卻有著自由意志。然而,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些都是事先預測好的。對於研究原子現象的量子物理學家而言,宇宙就和“魔術師的選擇”這個例子基本一樣,尤其是那無賴提出的讓你抹去記憶的刻薄條件。無論物理學家們進行何種觀察實驗,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預測他們的選擇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然而,這些選擇卻似乎牽涉到某一因果過程或者某一預先註定好的方式。例如,假如他們想確定一個正在運動的原子所處的位置,根據以往的經驗——比如他們曾見過原子運動留下的軌跡,他們推測原子的未來是預先註定的,不過,如果他們真的將探測儀器架在預定的軌跡旁邊,他們必然會大吃一驚,因為他們對粒子的觀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粒子的運動,粒子“本該”在原有軌跡上的位置現在只是一個可能性而已。就象“魔術師的選擇”中的觀眾,物理學家們發現,每次他們去觀察粒子,並決定以粒子的舊有位置來確定其新位置時,他們都被無情地愚弄了。
換言之,我們從未曾揭示神隱藏的秘密。“再看一次魔術”的要求就像是物理學家對自然堅持不懈的實驗研究。每一次物理學家提出一個問題,神都會回答;不過,這些物理學家對神的回答並不滿意,顯然,神的魔術表演使他們感到困惑不安,而且他們完全有權感到困惑,因為他們堅持認為如此變化莫測的行為一定是有原因的。歸根結底,當他們看著原子的歷史記錄時,其軌跡看上去確實是完全可以預測的。和你一樣,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各種關於隱匿主宰因素的想法。“我們做錯了什麼?”物理學家嚎啕大哭。憤怒迫使他們放棄,他們徘徊在絕望的邊緣。他們越去尋找主宰因素,這些因素離他們越遠,和他們捉迷藏。最後,他們決定隱退,他們本無法操縱宇宙,無法控制宇宙,他們只是宇宙的受害者!
我們都能認同受害者這一角色。受害者無需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負責,“他人”對他們做了這些事情,受害者無法控制他們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審視這些情境,就會從過去事件中發現受害者的固定模式。我們會發現,雖然他們並不是故意的,也未覺察到這一點,這些受害者其實都是自食其果,他們認真地為自己鋪好了床,當然也就必須躺在上面。
然而,受害者通常仿佛並未覺察到自己的行為。事後,他們為自己曾經的選擇高唱哀歌:“如果當時我知道的和現在一樣多,該有多好!”或許,你也很熟悉這一悔恨的哀歎,至少我很熟悉這種感覺。而這,就是問題之所在,我們那時所知道的,永遠不會和現在一樣多。正如原子的運行軌跡或者魔術師的戲法,我們過去的所作所為只有在我們回首往事時才是“可預測的”。
為什麼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為什麼事後回過頭去檢視,這個世界看起來仿佛是可以預測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現在的自己。你是否常常對自己最好的朋友感到驚訝:“他怎麼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看到他人的苦境實在是容易得很,我們都很擅長扮演“知心姐姐”,為那些飽嘗失戀痛苦的人、我們的朋友甚至政治家、裁判或總統提供各種各樣的建議。我們都知道這個國家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那個著名的田徑運動員忽然萎靡不振,以及如何拯救這個世界。我們對他人的洞察一向是清晰明瞭,火眼金睛。
然而,覺察自己時,我們就明顯地變成了隱形人。我們尚未學會像他人看待我們,或者我們看待他人那樣看自己。無論我們何時去觀察,我們自己在觀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似乎被極小化了。也可能,因著“自我”觀念的不同,也會發生恰恰相反的事情,我們在觀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被不成比例地誇大。觀察時,“我們”將自己與所觀察的事物分離,在這一觀察行為中,客觀且“真實”的世界浮現出來,主觀的觀察者則消失不再,我們不知該如何觀察自己。下一個例子,我稱其為“消失的觀察者”,我們將看一看當我們不斷地探索“實相”的真實本質時,我們到底是如何觀察世界的。
......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e9a7b0101qdyc.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