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奇蹟課程》說過它不是唯一一條回歸天鄉的道路




2010/11/20 00:01


原文刊載於奇蹟課程中文網站討論區:http://www.acimtaiwan.info/viewtopic.php?f=2&t=2312


 


本譯文已經譯者同意轉載於部落格中,特此感謝。


 


 


《奇蹟課程》說過它不是唯一一條回歸天鄉的道路。 譯者:mozzenior


 


 


翻譯了一篇 Foundation for A COURSE IN MIRACLES 的文章,貼在底下與各位分享。

因為經過了我的翻譯和潤飾,這份譯文只是反映出我個人的理解和英文程度,不代表 FACIM ACIM 的解釋。而在引用《奇蹟課程》中譯的部份,我使用的是第一版(目前也只有這一版())


點此觀賞原文


Q #954:
《奇蹟課程》說過它不是唯一一條回歸天鄉的道路。但我也曾聽說,唯一回歸天鄉的方法就是出離夢境。而既然沒有其他道路指明這個世界是一場夢境、解釋我們如何淪落至此、剖析小我的思想體系以及相伴而來的罪惡感、說明為何身體其實並不存在、為何只有一個我們而非千千萬萬個我們等等等等,那又怎麼能說真有其他道路可以帶引我們前往平安然後回歸天鄉?在我看來,這些形上學是這部《課程》的精義,也是我認為《課程》是唯一能帶領我們回歸天鄉的道路的理由。可否請您解釋一下《課程》所指的「其他道路」究竟是什麼?以及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在不理解自己的心理和為何淪落至此的前提下,回歸天鄉?在我看來,這部《課程》之所以出現,正是因為我們缺乏了這樣的指引。

A:
你對《奇蹟課程》的形上學和心理學的認識是正確的。而這也幾乎無可避免地使你感到《課程》是回歸天鄉的唯一道路。但其他道路的追尋者們同樣也能得到一樣的結論,而歷史證實了,這種結論通常會導致極不仁慈的結果。「我們的道路是唯一可行的道路」這一結論,乃是源自「形式」和「內涵」的混淆。

當我們提到靈修道路時,我們可以把其內涵想做「目的」或是「目標」,把形式想成「達成該目標的方法」。《課程》所提的「神聖一刻」、「神聖關係」以及聖靈的教導「不過是要把你可怕的惡夢改變為幸福美夢而已,畢竟從美夢中,你比較容易悟入真知之境(T.18.V.1:4)」。這是對《課程》的完美總結。它旨在協助我們將心靈的注意力,由自行幻想出來的罪疚(《課程》稱之為「小我」),轉移到對上主含容一切的聖愛的記憶(《課程》稱之為「聖靈」)。在這個夢中世界,只要我們轉移了心靈的焦點,就能停止投射罪疚,轉而推恩愛。我們關心的不在於何時或是如何從這個夢境中覺醒,這也不是《課程》所關心的
它告訴我們,那最後一步,必然是由上主親自踏出的(T.18.IX.10)

因此,這部《課程》並非我們回家的途徑。它是心靈的一個工具,用來創造使我們得以尋得回歸天鄉的途徑的先決條件。儘管《課程》可以帶引我們通往真理,我們仍不應將它的文字、形上學、心理學與真理混淆一談。正如《課程》自己說的「言詞只是象徵的象徵。因此它距離實相更是雙倍的距離(M.21.1:9,10)」。因此,儘管由《課程》所啟發的愛是真實的,我們仍需理解《課程》本身仍然是幻相的一部分。

幻相中的某一部份居然可以協助我們領悟那超越幻相的東西,這確實是令人驚嘆。但這不表示它是夢境中唯一可以為這個目的而服務的東西,也不表示它能服務所有人對某些人而言,《課程》裡關於「我們為何淪落至此」以及「為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的解釋,才是毫無意義的。而這當然不代表他們就因此不能覺醒於上主的聖愛。任何人都可能因為閱讀《課程》、欣賞日出、閱讀《聖經》、隨手翻閱電話簿,在戰場中,或在任何千千萬萬的其他場景中得到正念所引發的經驗。這就是為何課程說「世上還有上千種其他的課程,終將殊途同歸(M.1.4:1,2」。在類似的句子裡,耶穌其實要告訴我們「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所給予形式的意義或目的。因此,耶穌在書中並沒有提到任何特定的形式。相反地,他說覺醒的先決條件並非特定的知識、形式或是世界觀,而是一個選擇。至於是什麼東西、以什麼方式,引領我們做出那個選擇,是超出我們理解,也不是我們應該操心的。

為此,若能記得下面這段,將更有所幫助:「任何人只要決心成為上主之師,他就是。他只需具備這一點資格:他在某時某地,以某種方式刻意地作了一個決定,視自己於別人休戚相關。(M.1.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玄禾 的頭像
    玄禾

    第五密度新人類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