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安寧


“選擇安寧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安寧不是幻覺,它是實相世界的真實反映。你做出的那些讓你內心不安的選擇,只會加深你對幻相的認同,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頭腦不清晰,你的世界自然混亂


問:請幫助我瞭解,為什麼我不能意識到我內在的靈性?為什麼我會將靈性排斥在我的意識之外?


答:你目前的自我意識是基於你自己的一個假設:你與創造你的靈性是分離的,你不是他的一部分,你和他不一樣。你拒絕接受你是靈性的一部分,你自然無法體驗到他。你需要接受靈性是你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本質,你才能接受你也是上帝靈性的一部分。讓我再次向你保證,不管你是否承認上帝駐守於你心中,他一直都在那裡,也將永遠在那裡,誰也無法改變這一真相。你與你的源頭不可分離。


問:是因為我過去的思維模式又回來了嗎?還是......


答:讓我幫你理清一下頭緒。目前困擾你的有兩件事: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你的頭腦缺乏清晰的認知;第二,是你認為生活中總有些事情是你無法控制的。


先談談清晰的認知。你心中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如何協調你的靈性成長與平日的寢食坐臥,因為你覺得生活的瑣碎不時將你從那平靜、安寧的靈修中拉出來。


讓我們觸及問題的核心。有個說法你聽過很多次,它也以不同方式被表達過,那就是:萬法唯心造。我說過,你會體驗到你選擇去看的東西。簡單的說,不管你頭腦中有什麼,你會認為你正在體驗它。我說“認為”,因為在這夢幻世界裡,它真的就是一場夢。但因為這些體驗對你來說是如此的真實,我們就暫且稱呼它為夢裡的真實情節。


你頭腦中有什麼,你都會在物質界、在這個幻夢中看到它們顯現出來。當你頭腦中缺乏清晰的認知,那麼你頭腦外的世界除了同等的混亂,不會有其它的狀況。你目前為自己頭腦設定了限制,所以只能看到自己正在做的夢。除了你預先在頭腦中編排的劇本,你還可能夢到別的什麼呢?因此,你夢中的體驗就是你頭腦中的東西。


如果你能完全清楚的明瞭我此刻告訴你的真理,你會發現它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明白了這一真理,當你做每天的日常大小事情時,你會時時刻刻、清清楚楚的觀察到你的頭腦是清晰的還是混亂的。當你看到外面的事情一團糟,你會立刻明白這種混亂的情況,正是你目前頭腦狀態的真實反映。


(二)做每件事,只是為了獲得安寧
你現在正在想,“我該怎樣清晰我的頭腦呢?”。如果混亂先是在頭腦中發生的,除了改變你的頭腦,你還需要改變什麼呢?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開始建立新的思維模式。


目前要你認清你頭腦中混亂的思維模式,會有些困難,因為它們賴在那裡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它們的存在,已經讓你覺得舒服,你已習以為常了。這種混亂的思維模式,已被你定義為自然、正常的狀態了。


因此,當我建議你只需簡單的改變你的頭腦,你聽起來認為是很困難的事。確實,只要你還認為你所體驗的混亂世界是正常的生活,你一直都會覺得改變頭腦是很難的。


你真正想要達成的,是獲得一種安寧的感覺。我的建議是:當你走過任何的經驗與歷程,都看成是為了獲得那安寧的感覺。你做每件事時,無論钜細,都要明確一點:你做,是為了達成安寧。即使是面對最索然無味的任務,也要記住這一點。


每一次,都在頭腦中有意識的重複這句話,“我做這件事,是為了獲得安寧;我做它,因為它帶給我安寧的感覺。”


逐漸的熟悉、喜歡這一想法。在開始的階段,選擇輕鬆的時刻有意識的記住這句話,而不要挑在看似易受外界干擾、較難體驗寧靜的困難時刻。


刷牙時,為了安寧而刷;看花時,為了安寧而欣賞;有人在打攪你時,淡淡一笑,泰然自若,為了安寧。


顯而易見,我們是為了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新的思維模式,讓它深植內心,以至於下一次,你再次身處混亂無緒的困境中時,還能記住對自己說,“我做它,因為它帶給我安寧”。如此,你還有機會有意識的重新選擇安寧。


記住,不要再次被誤導,不要讓老習慣捲土重來。


不要認為你毫無選擇:“我不得不這樣做,我沒有選擇,我只好這樣做”,然後,無可奈何的繼續做那些不會帶給你內心安寧的事情。任何不會帶給你內心安寧的事,你都該堅決不做。


(三)明知內心會不安,還想去做,那就做吧
當然,可能有某些情況,你不願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或者改變你做事的態度,來獲得安寧。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不要因為明知內心會不安寧還繼續去做,而批判自己為有罪或懈怠。這種過分的自責最終會摧毀整個選擇安寧的過程。因為不久,你會發現,你再也不願為不選擇安寧而感到內疚。那時,你就會放棄選擇安寧的過程,而不再繼續念這句警醒語,“我做它,是為了獲得安寧”。


我建議你在這種情況下,把警醒詞改一改,“我知道我在做這件事。我知道做這件事,會讓我內心不安,但不管是為了什麼理由,我先做吧。沒事的。”。然後,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因為當你允許自己繼續做那些不會帶來安寧的事,而且心中不再去批評時,你會發現安寧從未離開過。


你苦苦追求開悟,可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達成這一目標,因此你像是在懲罰自己。但我告訴你,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你重新記起你是誰。目前似乎唯一延遲你覺醒的,就是你對自己還沒有覺醒的批評與自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你還沒有選擇完全的放下。你還沒有選擇走出你夢境中的舒適區,回到你自然而清醒的狀態。覺醒的過程就是這樣。


追尋覺醒的過程,看起來很真實,也很精彩刺激,好像讓你充滿活力,但與體驗真我相比,不過是個陰影罷了。這也是為什麼你對“覺醒”這件事這麼有興趣。這個過程可以讓你在你的舒適區中左推右撐,每次只是一小點、一小點的,讓你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當然,這樣做也可以。


目前你心中痛苦,是因為你在自責為什麼不能勇敢的躍出,離開那個舒適區。我希望你能明白的是,你心中有那種困擾的感覺,是因為在你心底的最深處,你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誰。這一真相悄悄的滲入你在夢境中的意識裡,雖然只有一點點。因此,在你苦苦追尋實相世界時,你的真我會悄悄的說,“這是不需要的。”


在你做每一件事時,選擇安寧。如果知道做了內心會不安寧,可還是想做,那就做吧。


(四)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


問:如前所說,做事時隨時選擇安寧,以此心態,一個人該如何去處理與他人之間令人心煩的爭執呢?


答:在此,我希望你注意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


當你與任何一個人談話時,確切的來說,正在發生兩件事:你在說的,是你當時的感受;而另一個人聽到的,是他自己想聽的。其實,你是在表達你當時的想法。


所以,當我建議你注意溝通的方式時,指的是要注意你當時說話的心態與想法。如果說話時,你帶有憤怒或任何形式的恐懼,那聽你說話的人,接受到的一定是你的憤怒或恐懼,具體說什麼話已不重要了。


如果你內心安寧、充滿信任,雖然看起來並沒有任何讓你信任的理由,但對方也能收到這份信任,這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當我說“從你心中向外擴展信任”時,我說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真正溝通。


你應該明白,此時你表達的信任,是與對方自然的本性交流。讓這份信任在他內心引起共鳴,從他的意識流入你認為有限的頭腦中。


觀想以下這個圖像:


有兩個卡通人物正在交談。從他們的嘴裡冒出很多氣球,氣球裡是他們說的話。在兩個人的頂上,是他們的靈,也在交換著說話的氣球,而那裡才是真正交流發生的地方。


當下面的兩個人在說話時,交換的不過是一組組的詞句而已。而你真正想表達的安寧與信任,裝在如心形狀的氣球中,從上面你的靈體傳送到對方的靈體那裡,被他接受,然後過濾,再向下傳到頭腦裡,然後被理解。


這種溝通需要點練習,不是嗎?要改變你花很長時間形成的、而且自認為正確的溝通習慣,確實有些困難。我的建議是,回過頭去看看舊有溝通方式的成功率,如果還有用,接著做,如果不行了,也許現在該試一試新的方法。


(五)選擇真正最有價值的


問:那麼,運用這種新的溝通方式,我該如何解決目前我捲入的金錢糾紛呢?


答:給你另一個圖像:


有一艘小帆船,你站在左邊,對方站在右邊。你們兩個都拼命把船朝自己的方向拉,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這船是自己的。拖到最後,船被撕裂成兩半,連船骨也斷成兩截。


你的問題還牽涉另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價值觀。你必需非常清楚你重視的到底是什麼。正是因為在你頭腦中,缺乏清晰的價值觀,導致你對財產的分配結果產生恐懼。人際關係牽涉其中,還有那個“老魔鬼”~錢,也在裡面攪和。我希望你明白,事實上,這中間只牽涉到一件事,那就是你是否將內心的安寧視為最有價值的事。


上面那只被撕裂的小帆船形象的說明了,當你的頭腦處於分裂的狀態時,最終不會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留下來。任何以犧牲你內心安寧而爭奪到的東西,不會帶給你任何持久、真實的價值。事後,你會非常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


我建議你,花點時間,好好的靜下來,把你希望發生的情景以及你害怕會發生的情況,在你頭腦中一個一個的預演一遍。要特別留意那種安寧的感覺。我指的是,在你頭腦預演各種情況時,看哪一個帶給你一種完全的滿足感。然後就記住這個情景,放在心中,輕柔的握住它,沒有一絲擔心,讓它發生,完全的相信它會發生。


請記住,在你放心等待它發生到它最終實現的這段時間裡,不要讓擔心攪入其中,因為如果你頭腦中因擔心而改變主意,你期望發生的事情就會改變。


你必須給它完全的自由去發展,毫無負擔的進行,之後不要擔心,“我不知道這是否正確,它真的會發生嗎?”


沒有任何對未來的恐懼,無一絲牽掛,讓它自然發展。


如果這一情景在你頭腦中是絕對的清晰,而且一直不變,那它必然會發生。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這個心想事成的過程,看成是人生大夢裡的一個夜間小夢。你很清楚,在你做夢時,你只需改變夢中的想法,就可以讓你希望的任何事情發生。這個過程,也是我一直向你解釋的,和人生大夢一般。


你是否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惡夢:你夢到正被一隻老虎追趕,走投無路,怕得要死,突然之間,頭腦中閃過一個念頭:“等等...我一定是在做夢吧!”你再一回頭,那只老虎已經不見了。是你,讓老虎消失了。


選擇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選擇安寧,你一定會擁有安寧,不管是在何種情況下。請不要把這當成是一種神秘的解釋來接受。當你還在做夢時,這是我所能給你最真實的提醒了。最終它會幫助你明白自己正在做夢,從而產生更大的覺醒意願。


當然,你可以不斷找一些證據來證明你的夢是真實的,或者你也可以發現,夢就是夢,然後決定醒過來。你願意怎麼做,這也是你的一個選擇。


(六)衝突源於矛盾的想法


問:如果兩個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期望不同的結果,那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


答:任何事情的最終結果,完全是由讓事情發生的想法之背後動機所決定的。


如果你一開始選擇給自己和你的兄弟們帶來安寧和喜悅,那麼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終的結局也必然是安寧與喜悅。你們可以選擇滿足對方內心的真實渴望,因為你與你的兄弟們從來都是一體的。


目前的事情看來好像不是那麼回事,那是因為你們兩個人都認為各自的願望與利益是相互衝突的,這一自以為有衝突的想法必然會導致事情產生衝突和矛盾的結局。所以,想要改變這一結局,你得期望對方獲得你也想要的結果。


讓我再次提醒你,你在世間的體驗只是為了讓你明白“萬法唯心造”這個真理。引起爭奪的事物,可以是任何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然而,如果僅僅把爭奪的東西視為矛盾、衝突的起因,那就南轅北轍、走錯了方向。對事情結果相互矛盾的期望,是源於你們對匱乏的信念。


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確信的知道,你有能力選擇任何進入你生活的體驗,那些看似會與別人有利益衝突的事還會發生嗎?


問:我可以這樣理解你的話嗎?當對同一件事情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時,如果我先選擇擁有安寧,那事情將會獲得圓滿解決,而且利益雙方。


答:如果你先選擇安寧,事情完結後,你的獎勵就是你獲得了安寧。你會逐漸明白,內心安寧才是唯一有價值、唯一值得選擇的。讓你的兄弟們如願以償吧!


問:我需要修行多久,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答: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請記住,你全心全意選擇安寧的那 一刻,真實的平安瞬間充滿心房。


你練習在每一個環境下持續、清楚的選擇安寧,這一修行過程什麼時候完成,是由你決定的。


選擇安寧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安寧不是幻覺,它是實相世界的真實反映。


你做出的那些讓你內心不安的選擇,只會加深你對幻相的認同,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七)從做事中獲得安寧


問:最近我有一個體驗,我處於一種狀態或者感覺中,持續了整整一天。沒有絲毫的困惑和恐懼。我怎樣才能有意識的回到這種無懼的狀態中呢?


答:事實上,那一天,你進入了無念(non-thinking)的狀態。思維停頓,只剩下完全的感受。


胡思亂想,才會產生困惑與恐懼。當你處在完全的感受的狀態下時,這一刻,你與你的本性最接近。然而,要讓自己進入這種狀態,對你來說,常常是最困難的,畢竟,你一直以為,“我思,故我在”。


思維已被錯誤的等同於獲得智慧的過程。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種看法是錯誤、顛倒的。真實的智慧只會在完全感受的狀態下流入。


對你來說,要達到這一狀態,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喜愛你正在做的事。在你做帶給你內心安寧之事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放掉很多習慣性思維。這種“做事”的過程,不是你以前那種邊做邊想、邊做邊計畫的做法。以你的例子來說,因為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去胡思亂想,正是如此,你才能夠清楚的去感受。做事過程中產生的快樂,讓你感受到了安寧。


“做事”(Doing) 已經變成一個不好的詞了,因為它常使人聯想到任性與固執。而我在這裡描述的“做事”,更像是一種意願......願意讓自己臣服於完全的感受中。要能完全的感受,你得融入所做的事情中。


(八)感覺的重要性


日復一日,每時每刻,你都不停的在說話、做事,與你的言談舉止相伴的各種感受,常常被你忽略。這些感覺通常是不安、恐懼和焦慮。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你試著去留意它們,因為當你習慣去接納、去感受這些感覺的時候,一扇門就會打開,更真實的感覺,那些安寧和喜悅,那些最後帶你了悟自性,明白自己真是上帝愛的延伸的狂喜,才會通過這扇門流向你。


當你留意那些帶來恐懼的感覺時,與品嘗過的安寧相比,放下你的焦慮自然會容易些。


我可以不厭其煩的告訴你,如何放下恐懼,為何放下恐懼,以及去認清恐懼的虛幻性,可這些話又有多少真正打動過你的心。擁有了那份安寧的感覺,獲得了融入上帝后的完全滿足,昔日忘記自己本來面目而升起的各種恐懼,才會被你棄之如草芥。


我的建議很簡單:


不管是什麼樣的感受,無條件的接納它們。接受它們吧,藉由它們,你才能與自性有最親密的接觸。


問:誰先出現,感覺還是想法?


答:你會以為是想法產生感覺。如果更準確的描述整個過程,一種感覺要預先存在,這種感覺~非常可能是你沒有意識到的~會產生一個念頭,而這個念頭又會帶來相應的感受。但事實上,感覺先出現。


讓我這樣解釋,你會更清楚些:


當你的頭腦處於平靜中,當你擁有某種喜悅、愛與和諧的感受時,你是否注意到,那時你升起的各種念頭,好像也是從喜悅中延伸出來的,也包含那份快樂呢?


你以為是因為有了那些安寧、愛與和諧的想法,才產生了快樂的感受,其實,這份感覺,是形成那些想法的最初喜悅的持續延伸。


當你到達那一點~你的頭腦更能持續的只與安寧產生共鳴時,你會發現,念頭與感覺是很難分離的。那個時候,誰先誰後,對你來說,已沒有意義。


此刻,我之所以向你指出念頭與感覺的先後秩序,是因為你目前最習以為常的各種念頭,常常都是你的我執因為恐懼而產生的。從這一點來說,讓你明白你的感覺是最初的原動力,將是非常有幫助的。


之前我們說到去練習完全接受,接觸你的各種感受,這樣做以後,你會發現,一旦你把那些恐懼的感受與安寧的感覺做比較後,你會更輕易的放下恐懼。但如果你只用安寧的想法去消除恐懼的感覺,你會發現這是比較困難的。


問:在談到見解(Perception)時,想法總是先到,然後才從想法中獲得見解。


答:感覺產生想法,然後我執基於過去的見解,賦予這些想法以意義。當你還在見解的層次,你要明白,你是以我執的角度在處理問題,而壓制你的大部分感覺,是你的我執最渴望做的事情之一。當然,它會鼓勵你活在恐懼中,而不會希望你常駐安寧中。當你還處於見解的層次,你會以為想法是在感覺前出現的。


我現在教你去覺察你的感覺,以及從這些感覺延伸出的各種想法,正是為了避免我執可能的錯誤。


(九)對自己寬容些


問:當我處於我執的狀態時,我只看到兄弟們的過錯,而不願意去關注他們的完美本性,這個時候,最能幫助我改變看法的事是什麼?


答:先要絕對的清楚,你此時的不情願,並不能改變你的本來面目。基於過去的思維習性,你相信你如果做得不夠完美,那你一定會受到某種懲罰,你必須要受某種苦才能償還自己的罪過。不過,現在你已逐漸明白,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保持這份信心。


就算你想改變真我也是絕不可能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要麼認同自己是真我,要麼把自己看成是那個局限的自我,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我執。你目前自責自己沒有如期望的那麼有靈性,這樣做,只會讓你的我執滿意。當你尋求靈性成長時,你的我執會看起來也在説明你實現這一目標。


現在有件事你可以做,會對你有幫助,那就是不要去批評你的我執。不要以任何方式,將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認為我執對你的負面影響或衝擊上。這樣做,只會加強你的我執。然後,你會把我執當成自我中邪惡的一面,事實上並非如此。你的我執,不過是你對自己的錯誤看法,而這個錯誤不至於使它變成惡魔。


當你發現自己處於這種自責掙扎的狀態中,最溫和有用的方法就是:告訴你自己,這種自責不過是此刻你的不成熟看法引起的,然後放下它。不要抗拒它,不要責備自己擁有這種感覺。要心存感激,因為,此刻你能夠退一步,清楚的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認出我執的表現,也認出本性的存在。認出你的本性,才能讓你收回注意力,重新找回那安寧的感覺。


如果你因為覺得自己沒能達到你所期望的那種安寧的狀態而責備自己,那只會加重這種焦慮狀態對你的價值。這樣的話,它會一直糾纏著你,影響你的程度會遠遠超出你的預期。當你不斷的注意它、批評它,內心的掙扎只會越來越強。


你正在學習愛沒有對立面。如果你只是愛此刻的你,不管頭腦處於怎樣的狀態,即使頭腦正在批評自己,覺得自己被我執所左右,這愛會讓你有怎樣的體會呢?你仍舊能愛自己嗎?


如果「愛無對立」是真的,那麼幫助你化解看似與愛對立的東西究竟有什麼好處?去愛你的我執,聽起來不是很合邏輯,那麼去愛正在自我怨恨的自己,是不是聽起來更能接受呢?愛此刻的自己,這正是我想說的。


我的建議是,要改變喜歡批評的習性,不必費盡心思去思考如何改變它,而是更清楚明白自己真實的狀態是愛。當你越來越能意識到這一點,你會開始培養出在任何環境與情況下都能表達愛的習慣。這樣,老習慣會漸漸被放棄。你不需要做點什麼去改變老習慣。你只需將那些少點愛意的想法換成更有愛心的。


任何時候,我都不會告訴你,減少批評心最有用的方法是去練習與這種習性相反的做法,因為如果我這樣說,只會讓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比較和批評上。你越注意它,你會發現放下它越困難。


練習不批評是不可能的。


安寧會帶給你喜悅。喜悅會讓你明白自己愛的本性。同樣的道理,我無法教你去成為安寧。我能教你的,是放下那些不安寧的想法。就這麼簡單,讓它們離去。不批評它們,你才能放下它們。


不抗拒它們,你才能讓它們離去。放下它們, 因為你深深的瞭解它們對你沒有任何價值。它們無法改變你。當你真的做了這個選擇,安寧就會不請自來。


(十)改人生大戲,得先變內在劇本


問:如果我們請求聖靈幫助我們放下那些陳舊的思維習性,這個放下的過程會不會快一些呢?


答:答案很肯定,是的。然而,我會建議你不要太在意放下會有多快,或會不會發生。這只會鼓勵你將注意力錯誤的投放在某種期望上,去猜想這個過程會怎樣進行,以及它會不會以你認為的方式有效的進行。相反,你要做的是信任。信任這個過程正完美的進行著,隨它花多長時間;信任這一刻也是整個過程中完美的一刻。原則還是:一旦你將注意力錯誤的放在我們常說的“時間”上,你會再一次加深時間對你的重要性。你認為時間永遠都不夠,因為如果放下的過程不夠快,你就會趕緊去試試別的方法,你相信時間很有限。


你看,放下的過程就是要打破你頭腦中對局限的認可。讓我告訴你,你對時間的概念,是你所創造的最大自我局限。如果你認為自己困在世界這個牢獄中,那你永遠會是一個犯人。如果你想讓聖靈和你一起,幫助突破所有這些束縛,那你必須去信任放下的過程會以對你最好的方式進行。它也許不會是你以為的最好方式,也不是由你來決定怎樣做最好。只有信任,完全的信任。我告訴過你,你本來就沒有地方可去,急什麼?


你早就聽說過,把你的注意力只放在當下這一刻,是對你最有用的。可這已成為口頭禪,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含義。將注意力持續的放在當下一刻,將會提升你的意識,讓你明白只有當下這一刻,才是真實存在的。不過要理解這一點是很難的,因為當你試著在你所理解的這個世界中去實踐時,你會很快的說,你的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因此,你的信任還包括放下你對世界是怎樣運作的看法,並請求聖靈給你展現不同的視野。


當你環顧四周,你將不會找到證據來證明我所說的話。你只可能在你的內在找到證據,在那深處的某一點,你會明白其實從來不需要外面的世界來證明。但是如果你總是擔心時間不夠,心急火燎的想找到內在那完美信任的一刻,你是不可能找到的。看到了嗎?在覺醒的過程中,這種看似矛盾的事總是會有的。我執總是會設下障礙,限制我們的靈性視野。


你已經選擇去體驗你的真我,如果你確信這是你想要的,那你必須明白,不管是你或者你身邊有什麼事發生,不管是不是因為你而發生,都是為了幫助你去瞭解真我,而且這一切都進行得那麼完美。如果沒有這份理解,覺醒的過程將會變得任重而道遠,哪會有絲毫的樂趣。如果你一定要責備自己還沒有覺醒,那靈修怎會有快樂?


讓我再提醒你一次,你一直都是醒著的。事實上,沒有哪一刻,你不是覺醒的;你與生俱來的完美性,也從未減少過一分。只不過因為你拒絕接受這一事實,你才沒有體驗到你的醒悟。試圖去改變而不是接受自我,只會給你的我執多一條歧路去追尋,尋求開悟的過程就不會有結束的一天。失望與痛苦也會一直纏著你。


時時讓自己處於喜悅中,明瞭喜悅的一刻,就是與上帝一體的一刻。那餘下的就會自然發生。當你處於喜悅中,失望自然離去。其實你並沒有做什麼讓失望離去。不過此時你的頭腦中會有一個聲音在說,“現在我怎麼快樂得起來?我正負債累累,周圍沒有什麼事能讓我高興的。我丈夫不理解我,我婆婆認為我根本不是一個完美的兒媳,我的朋友也誤解我,我連電費帳單都付不起,我怎麼快樂得起來?”當我建議你,要解決周圍纏繞你的這些煩惱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處於喜悅的狀態中,對你來說,這聽起來很難合邏輯。並不是這些煩心之事消失了,你才能快樂起來。而是你選擇安寧與喜悅後,才會有新的思維習性產生,這些習性才會帶來安寧、喜悅的生活。


當你內在處於完美的持續安寧中,你是不可能體驗到任何不是反映安寧、喜悅和愛的經歷。


改變了內在的劇本,外面人生的大戲才會跟著改變。


(十一)你做什麼,與覺醒無關


問:過去一年裡,我一直在掙扎是不是該繼續做我的義工,同時,我心中又有一個聲音在說,我不應該如此輕易的放棄,應該有始有終。如果我辭去義工,那會不會有一個真空,那麼宇宙會填補這個真空嗎?


答:讓我告訴你兩件事。首先,我要消除環繞著以下這個老問題的許多謎團。這問題就是,“我現在該做什麼?我現在可以做點什麼事,好讓我能更快的認識到、體驗到我內在的安寧,並最終發現、記起真我呢?”。我要告訴你,你具體做什麼事,對你的覺醒並不重要。真的,它毫無關係。請記住我說的,好好想一想。


你做什麼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什麼要做它?


讓我們再次回到之前提到很多次的原則:在你的世界裡,任何一刻的經歷,只會是反射、展現你那一刻的思維過程。如果你選擇參與任何義工性質的理事會,那就做吧。做的時候,問一問自己,為什麼我在這裡?你希望在這個工作中發現些什麼?你想從中學到些什麼?


不管是怎樣的選擇,都讓它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功課。具體的任務不重要,你為什麼要做它,才是關鍵。當你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意,你會發現,你其實可以選任何事情去做,或者什麼都不做,結果都是一樣的。


不過再一次,我建議你不要去批評自己,或者去比較這個靈修方法是不是比另一個更高。活在當下的每一刻,敬重、榮耀當下的每一刻。不要去批評,或者排斥任何進入你頭腦的念頭、迎面而來的挑戰、正面或負面的體驗。冷靜的看著它,請求聖靈幫助你明白為什麼它會出現在你面前。你可以選擇任何情況來説明你瞭解、學習你所選擇的任何課程;你也可以選擇任何情況,只因為你想體驗它。


我可以告訴你,此時你做的選擇,是基於你自己的一種觀念,即通過改變你周圍的環境,你會為自己,為別人帶來更好的世界。單純從動機上看,這是值得稱讚的。如果把它當成一種學習的途徑,它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你是在期望外在的事件給你答案,而不是向內找到答案後,通過外在的事件來證明答案。你看,這中間有非常細微的差別。前者呢,你將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事情上,以為它們就是答案,而後者呢,你將注意力朝內看,明白你自己就是答案。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外面的事情還是一樣。


有多少次,我們說到世界並沒有改變;要改的是你對世界的看法。那你的看法如何改變呢?先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那你對世界的看法自然就會變,你看出去的世界也就變了。你看到的世界,沒有哪件事不是在反射你思維的結果。


心態的轉變,將直接影響你的體驗。讓我直截了當地回答你的問題,你必須與你所尋求的東西更加和諧一致。要主動去問,多問。只有在問的過程中,你才會有意識的將注意力轉向你要追求的答案上。我之前提過很多次,許多問題早已回答了,但你們沒有聽到。你不會聽到答案,除非你打開頭腦去接受它。你要先確定清楚,你究竟希望知道些什麼,這樣頭腦才會去準備接受到答案。


這個時候,你的我執會很快畫地為牢,先給答案設定範圍。它是根據你過去對這些經歷的看法,來設定接受的範圍;當然,這些限制,正是你想突破的。我對你的唯一建議就是,打開心胸,接受來到你面前的任何答案,不管它與你之前所知道的有多麼的不同。


我給你一點提示。許多次,你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接收到了正確的答案,你問完一個問題,就會不確定的說,“這是我聽到的答案嗎?”你會懷疑這會不會又是我執的一個詭計,還是你確實聽到了真我的回答。要想區分它們之間的不同,問一問自己,“在這個答案中,我是不是變得更有愛心?我的心是不是更加安寧?在這裡面,我感受到喜悅了嗎?”事實上,這三個問題,都是相通的,只是一個問題。基於以上這些標準,你就可以判斷答案是來自於你那完整的真我,還是你局限的小我。


(十二)安寧之門的守衛


問:作為一個母親,問後面這個問題,我心裡很是愧疚不安。我還沒有準備好要孩子,但現在有了個兒子,而且我與孩子的父親,有著天壤之別的世界觀。如果我離開這個家,去創造自己喜歡的生活,你覺得我做得對嗎?或者,我只能留下來,承擔家庭的責任?如果我真的走了,兒子的一生就會毀在我的手上嗎?


答:讓我先告訴你:你只有一個責任要承擔,那就是展現你的真我,及你與生俱來的愛、安寧和喜悅。在你的周圍,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有任何人,願意在這一點上妥協,不管他們目前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也不管他們現在表現出來的欲望是什麼。


既然小孩的未來讓你最牽掛,那讓我這樣告訴你吧。小孩渴望你的愛,但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愛,那你怎麼可能體驗到你給孩子的愛呢?在你追尋真愛,尋求表達真我本性時,你也同時在幫助你的兒子對愛的追求。只有在你認出真我,真正體驗到它時,你才能以最適宜的方式,將愛傳遞給他人。


我告訴你,罪咎和批評心是安寧之門的守衛。只要你還心存罪咎和批評,你就不可能穿過大門,獲得安寧。我也希望你理解,只要你還徘徊在大門的外面,心無寧靜,你就不可能帶給任何人幸福和喜悅,或者其它他們真心渴望的情感表達。因此當我說,“要尋求你的安寧,先尋求表達你的安寧”時,我不是要讓你有一個機會去批評自己,讓自己心懷愧疚,因為你覺得你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孩子的前面。


你看,情況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你不先把自己放在安寧的位置上,那你便剝奪了孩子的立足之地。


一旦你開始將你的思維與這一認識相協調,你會逐漸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你的孩子也開始轉變。我告訴你,小孩心裡意識到許多他們無法表達的事情。你現在看不到這一點,是因為你自己都不清楚該如何表達愛。


我不會替你做決定,告訴你是該留下,還是離開。我只是建議你,將注意力放在你自己真正的幸福上。如果你開始這樣做,家庭關係自會改善。事情也會朝著最有利於你和孩子自我提升的方向發展。


--------《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