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對我來說,夢境是令人著迷的,它能豐富和改變我的生活.所以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記住完整的夢境呢?為什麼醒來時我們很快就忘記了?

DATRE:
好吧,這是你根據:"什麼內容對你重要"而做出的決定.你將夢境時間花在探索中 - 探索機率與可能性.現在,你在一張6-8英尺的白紙上列出所有的機率與可能性,你能花多長時間將它讀完呢? - 用不了多長時間.但是,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內容感興趣,想去"真正思考"它的時候,就可能永遠也看不完了.

現在,你被某個夢境片段迷住,並停下來琢磨,這就很有可能是你想帶入清醒時期的"內容".而那些你不太感興趣的片段,就不用帶入了. 你根據那個特殊的,讓你感興趣的機率與可能性的建議,"選取"第2天或最近一段時期內想體驗的內容.

如果你醒來時記起所有夢境或白紙上列出的全部內容,就會不堪重負 -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在物質層,你們的專注/聚焦是單一的.這也是為什麼你們只能記住一個而不是全部的夢境.有時醒來,你可能會回憶起不同夢境中的幾個"片段",但這還是取決於清醒時你想做些什麼.無論這些夢境重要與否,都由你自己決定.

問題: 當夢境變成清醒夢,或我們在夢境中發現自己離體時,這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說明至少在一部分夢境中,我們是出體的.請問這個陳訴是否正確?我們是否做夢時都會出體呢?出體去了哪兒? - 死亡地帶?

DATRE:
它完全取決於個體:你的"夢境"在哪裡? 你們當然都會出體.但如果白天做"白日夢",你就在身體中;如果晚上做夢,你就會離開這個身體結構.對你們的"進化"來講,白日夢與晚上做夢是同等重要的.只是白日夢通常沒有那麼"實質".換句話說,在白日夢中,你們投射事物以便自己查看,並沒有進入參與的渴望.但現在,在白日夢中,如果那兒有特別需要考慮的事物,有人就會開始探索機率與可能性 - 這對他們在清醒時的存在也是尤為重要的.

你看,你們將夜晚的夢境,白天的夢境或冥想等等全部區分開來.你們將每一樣東西分離,並打上標籤:"這是冥想 - 因為...","這是白日夢,-因為...","那是夜晚的夢境,因為"...可是,你們並不需要區分,因為它們都是"你".只是你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每一樣事物.如果你能刪除這些分隔線,就能看到你們存在的"流動性".

問題: 在清醒夢中,我的想法能創建出各種東西,環境和情況 - 這是否意味著:在夢中,我看到的是自己純粹的想像力,不是"真的"?

DATRE:
好吧,我們曾說過:沒有任何人能為你或給你做任何事,它們"全都是"你的創造.只是因為你閉上眼睛,並不表明你沒有繼續你的存在.只是因為你"死"了,讓身體躺下,離開身體,並不表明你"停止"了存在.它們全部被你自己撰寫,不是別人.因此你的夢境是"你的";白天在身體內的"清醒"也是你的;你躺下從體內離開,都是你.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 "單獨的個體" - 你開始覺知到它們"全部"都是你的產物.然後你就會說:"好吧,我不依附於任何事物(什麼都不是/一無所有)". 從我們的角度上看,你們將自己依附在很多"東西"上.但這也要根據你想以這個"個人"自我的名義做些什麼.你想與這個"個人"自我做些什麼呢?或者,你只是想跟隨流動? 如果你成為觀察者跟隨流動,就會從中學得很多;如果你在流動中呻吟抱怨,被一時興起的每一個念頭撞擊,不去理會自己的存在,並說:"嗯,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 不,你是那個唯一知道的人 - 因為沒人知道為什麼你會那樣去做.你看,你不能因自己的境況"抱怨"任何人,或"讚揚/崇拜"任何人.因為這"全部"是你為自己設置的.有人說:"這是上帝的旨意".- 好吧,只要你成為真正的神,那才行 - 這都是你的意願.

問題: 我們在夢中遇見的人或存在體,他們是我們想像出來的,還是分離於我們存在的?

DATRE:
你在這裡使用了一個很好的詞語 - 想像 - image-ing(圖像/成像 - 中),這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繼續.

問題: 如果他們分離於我們存在,他們是誰?

DATRE:
沒有人能為你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是你將某人放在那兒的,我們就無法知道他是誰,一點兒主意也沒有,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 - 是你創造出的他.那些日常生活中與你一起生活,工作,交流的人,他們在那裡...是因為你從振動結構中"想像/成像"出他們.這也是為什麼一對擁有2個,3個或5個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沒有2個孩子眼中的父母是一樣的.這是"你"對他們的"想像/成像",你與那個被稱之為"父親和母親"的振動結構互動.你將他們設置成"你"想要的樣子,以便從中學習.

你看,你很難覺知到:"你"自己才是教室中的老師.你編寫卷子,坐下來考試,然後給自己打分.你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也許你會說:"怎麼可能?老師可不是那樣的" - 好吧,這兒有很多不同的規則,但那個唯一能"教"你"什麼"的人,是"你"自己.

問題: 如果我夢見一個朋友,我是真的遇見了這個朋友,還是說我在和自己說話?

DATRE:
根據我們剛才回答的內容,我想這要靠你自己決定了.如果你遇見一個朋友,你就在與一個振動"結構"互動.這兒沒有"空間"和"時間",你可以與千里之外的任何朋友互動.你也可以與死亡地帶的人交流,他們可能來自於你的家族或是與你比較親近的人.

有人說:"但那個人已經死了啊",不,身體死了,那個人沒有死,為什麼你們不能與他們溝通呢?你們總是將這樣的溝通當成"神秘事件",並說:"好吧,我無法做到,無法與死去的家人溝通",這是因為:你"相信"你不能."但他們死了呀" - 不,他們沒有 - 身體死了 - 他們沒有死.你們不可能死去 - 這是不可能的.

問題: 我認為我們還沒有認識到想像力的重要,請問想像力到底是什麼?

DATRE: ok,
讓我們把想像力(imagination)這個詞分解開來:"img-in-ation" (圖像放大 - 在 - 結果之內). "成像"就是想像力.成像與你們的"畫面"有關,你能"改變"擺放在你面前的畫面.換句話說,隨著新能量的到來,你能通過想像力,簡單使用"意圖"就開始改變事物了.你看著某樣東西,不使用明確的意圖,而是從"可行性"的狀態去看待它.換句話說,假設你看著院子裡的柵欄...只是一塊小柵欄,你就能從中獲得各種點子.你想把柵欄塗成什麼顏色呢? - 你不需要馬上改變柵欄的顏色,只是看看周圍的環境,就知道:"哦,如果我把它塗成這個顏色,就能改變整個柵欄的外觀" - 你看,你的畫面就是你的"想像".

當你"解鎖"自己的時候,"想像力"就來到了.或者:從"它就應該是這樣"到你說:"是的,它是這樣,但我是否可以改變它呢?" - 而這也是形成你的現實世界的時候.很多人說:"好吧,事情就是這樣的,然後不停抱怨和呻吟" - 但還有一些人使用他們的"想像力",說:"它是這樣的,但是,我還想這樣做使它變得不同."

這就是你擺在你面前的畫面 - 與它們玩耍吧,看看通過想像力,你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可能性.

問題: 想像力是一種能量,工具或能力嗎?

DATRE:
我會說它是一種讓你與之工作的能力.你的"現實世界"唯一能改變的方式是: 你"如何""想像"或"畫面"它.那兒有很多人看著某樣事物說:"哦,這真是一個爛攤子,怎麼能這樣做呢?" - 而運用"想像力"的人則會說:"是的,是挺麻煩的,但再看看其它的可能性吧". 現在,你可以坐在那兒"幻想"自己想要的,直到你能夠站起來採取物質行為,否則你就會一事無成.想像力所做的就是:它"鼓舞"了物質結構中的興奮.當物質結構興奮起來時,身體就"知道"它能做些什麼.物質結構"喜愛"做事情 - 身體喜歡去"做".如果你讓身體做些什麼,然後從中觀察,就能感覺到隨之而來的"興奮".這就是與坐在那兒呻吟抱怨之間的差異."那兒有很多種可能性" - 讓自己興奮地進入生活吧 - 在家裡,工作中,玩耍中...去"做"些事情.

JOHN:
我能說點啥?

DATRE:
是的,什麼?

JOHN:
想像力的另一種說法是"角色扮演".

DATRE:
是的,角色扮演,你們試圖所做的就是:把畫面放在自己面前,然後從中"享受".如果你能將自己當做小孩子...你看,小孩子玩"過家家"或"扮演角色",他們將自己當成奧林匹克運動員.他們進行"角色扮演",直到最後真的成為了奧林匹克運動員 - 是的,是對的.

JOHN:
或者如Aona或John說的:"假裝它,直到你能真的做到".

DATRE:
非常正確.如果你與那些從中獲取了"樂趣"的人交流經驗,就會知道: 這些"旅程"是一種挑戰.使用你的想像力去豐富它吧.

問題: 想像力是否帶來了創造力?

DATRE:
它帶來你的創造力,同時,你所創造出的"東西"也會影響別人,就是這樣.比如:你有一個剛買下的舊公司,業績蕭條,人員凋零.現在,你帶領下屬,使用"想像力"將這個公司恢復了生機.很簡單,因為你們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公司的項目中.這與那些每天做同樣的工作,變得循規蹈矩的人是一樣的道理.直到有一天,有人說:"我們已經這樣做太久了,是否還有其它的方式能改變一下呢?" - 就是這樣,不要總是坐下來隻去接受."接受某個境況"將永遠讓你保持在原地.使用你的想像力加速自己的進度吧,因為隨著改變,它還能轉變其它的情況.

JOHN:
有個廣告中寫到:想像無極限.

DATRE:
就是,就是,想像無極限.你肯定會感到驚訝:如果你開始改變你的思維模式和信念系統...你的"畫面"就將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問題: 想像,觀想/視覺化和思考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DATRE:
好吧,它們基本上是一起工作的.思考的過程就是你的頭腦 - 電腦 將你"過去"認知到的事物結合在一起,然後從中做些什麼.這是"頭腦中的想法",不是"心念".

JOHN:
還有想像與視覺化/觀想

DATRE:
想像與視覺化差不多.換句話說,你在"想像"中就已經在"視覺化"了.你認知某樣東西的物質狀態,然後將它"觀想/視覺化"出來.這樣解釋好嗎?

JOHN:
我注意到了一點.我發現很多人"觀想/視覺化"的非常模糊 - 他們沒有將觀想"具體化" - 非常鬆散.我發現觀想得越強烈/具體 - 你在畫面中放入的"內容"越多 - 它應運而生的速度就越快.

DATRE:
是的,是的,非常肯定.當你看到某件事物並與之工作時...你就會把"強度"加到"想像"中.如果你總是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就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因為猶豫不決只能讓你坐在椅子上無法動彈.要改變自己的畫面,就去"想像"你能夠做到.各種可能性早已存在於那兒...這可不是一個人的可能性比另一個人多的問題 - 這裡的區別是:實際應用 - 擁有了可能性,然後再去"做"!

謝謝,我們是Datre~

 

 

 

轉載自-- http://www.heart111.com/transcripts/324-datre-1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