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倫與Q’uo對話之十


The Aaron/Q’uo Dialogues, Session 10


Copyright c 2007 L/L Research


 


1993117


 


(這個集會之前進行一段時間的調頻和冥想)


小組問題:關於相互依賴(codependency)和憐憫心,我如何過著對他人慈愛又兼顧到自己的生活?這個問題涉及到亞倫接下來的聲明:你渴望完美的服務與無休止地祈禱。只要停駐在評斷和困惑中,這個人就不能無休止地祈禱,心輪和能量也無法開啟。當這個人覺察到恐懼升起並且讓恐懼成為憐憫與連結的催化劑時,才可以無休止地祈禱。真誠的祈禱從這個連結產生。最主要的問題是和你自己的人性以及在肉體狀態中的不完美為友。


亞倫:向你們全體獻上我的問候與愛。我是亞倫。這個問題似乎是來自你們許多人的內心,所以幾個星期前我回答它。不知這回答是否有助於你們提出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其他想法。在再次回答這個來自於你們內心的問題,有時扭轉問題會幫助你看到問題失真之處。我想暫停一會兒,接著看看是否有其他的想法。就這樣了。


卡拉:我們如何服務他人而不會捨棄自己、耗盡我們的時間、天賦和財富,也不會因此擱置了我們自己微小的特別計畫?其他的問題是澄清及補充說明這個問題。


K:我認為這點是正確的。


亞倫:我是亞倫。讓我們先談談關於相互依賴這個詞。事實上,所有的人都相互依賴。在你們的語言中,這個詞已經擷取了不好的涵義,彷彿相互依賴是負面的事情。但事實上,相互依賴本身並不是負面的。負面性源自於恐懼。當相互依賴被認為是你與一切萬有的連結的一部分時,它是健康的狀態。


你在空氣中呼吸,你和幫助製造大氣層的樹木相互依賴。你的身體有大量的水,在你死亡時,你體內的水回到土壤裡。你的呼吸中有水氣,你身體的水氣幫助樹木成長。因此,相互依賴不是問題,它只是你的不可分割、內在存在的一個描述。毋寧說,我們需要去處理的是將相互依賴視為是分離;也就是說,恐懼狀態導致你的行為和話語,並且同時憎恨這些行為和話語,或是恐懼導致你慫恿其他人做出自我保護的不健康行為。


當二個人互動而且彼此希望去服務另一個人時,無疑地,這就是相互依賴。然而它是一個有技巧的相互依賴,於此,每個人學習這是一個更大整體的部份,並以能與他人互動為榮。右手不會阻擋從左手來的安慰,他們知道自己是同一個身體的部份。然而,在延伸的地球層面經驗中,你視其他人為自我的分離。因此,負面的相互依賴產生了。我們定義負面的相互依賴,接著行為及話語奠基在一個分離的幻象上。在分離的幻象中,恐懼出現了,也缺乏對人類最高目的之了解。


你們每一個人內在深處都有深深的恐懼,有些偏好不去深入檢查這些地方,不想去面對你內在的恐懼。當別人對你的要求讓你逃避這個衝突時,一部份的你說:喔,不!無窮的要求",而一部份的你會說謝謝你!謝謝,你的要求保護我不用去面對了。


上個月,我和一位非常想要寫作的母親談話。她很渴望透過寫作來表達。她有一位小孩,大約四歲左右,當我們正在說話時,我注意到這個孩子很愛用哭鬧來吸引她的注意。這小孩自得其樂的方式就是他不斷地走過來而且打斷談話。當然,這母親已經無意識地教導出他的這個行為。當你以負面的方式使用相互依賴一詞時,它是從這個關係類型中滋長,也就是說,媽媽堅持想要寫作,想要她的孩子變得更加獨立,以使她擁有自由去工作,卻暗中鼓勵這種依賴,因為它保護她不必寫作;其實內在很深的地方,她害怕寫作。這就是我們可以定義為有害的相互依賴。


正如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負面的相互依賴是一項邀請。當你看到某個重複的模式似乎以某些方式阻擾了你,明智之舉是問你自己「這持續的模式是在保護我什麼?我是否以任何方式正在鼓勵它呢?」接著,你可以開始去檢視導致這個模式持續的恐懼。


首先,改變它、對它說不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牽涉到自律。在某些時刻,當你注視著令你沮喪的模式時,你必須問自己「如果我只是說不」接下來非常、非常仔細地看看會發生什麼。此時,這裡會有些迷惑、或許是扭曲,因為你們許多人會決定「我要說不」,但是你並不是真正知道你拒絕的是什麼。在你的心智中,你認為你正在拒絕其他人和他們不舒服的要求。於是,這個拒絕從憤怒中產生。你依舊沒有看到你所拒絕的是你自己的恐懼。


例如我剛剛描述的這位母親,她最後可能對這個孩子說不:不,你必須坐下來,自己玩。這裡有蠟筆、簿子和積木。30分鐘內我不想被打擾。但是,事情完全不是這回事。事情反而變成:「不!你坐下來玩玩具!我已經受夠了!」這類的憤怒傾瀉而出。誰是她真正憤怒的對象呢?真正憤怒的是什麼呢?


當你非常清楚自己必須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些事,而且你的選擇對別人是無害的,說不並不困難。困難在於你不夠清楚,因為你不知道,到底你是想要說不並且結束這行為,或者是想要讓這行為繼續下去。所以,你們有些人不是以愛的方式來說不,而是以憤怒的方式來說,這就擴大了你們之間的緊張。


我還有很多想要說的,我感覺Q’uo想要說話,我將轉移這個(發言權)給我的兄弟/姐妹。就這樣了。


Q’uo:我們是Q’uo。在太一無限造物主的愛及無以言喻的光中,問候在這個尋求圈中的全體。我們的振動和你們的振動融合是如此令人興奮的事,因為我們允許自己的能量融入你們的能量,變成對太ㄧ源頭和ㄧ切萬有的造物主讚美與感恩的一首聖歌。


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和亞倫一起工作。內在和外在層面的合作對我們是獨特的經驗;為了對你們做最好的教導服務,或許你可以說亞倫和我們是相互依賴,如同你們相互依賴於分享我們提供的觀念和運用你覺得有用的部分。我們不會對你們自稱權威,請求你們使用辨識力,放下任何與你們的需求和觀念不符合的訊息。我們不願成為你們面前的絆腳石。陳述這點之後,我們想要說說這個已被探討的大主題,因為它包含好幾個部份。


首先,相互依賴有一部份是與造物主一起工作,祂的設計和祂與你共同為了這次的轉世經驗創造的議程。


第二,其中的一部份是尋求者工作來發現其自我之心。


第三,有一部分是處理人際關係,雖然不是主要的,卻是與自我或是社會有關的掛鉤,這掛鉤引你進入所謂的相互依賴的行為。


第四,有部份是考量與尋求者有關的主要實體們:配偶和家人;在特殊時機中,一位特別的或另一位熟人。


或許你可以看出我們的感覺,在處理一個人轉世經驗的主要關係之中,你正在處理造物主的計畫、你在這次轉世的工作和一般性按鈕,容我們說,或是連結自我或社會的敏感地方,被發現以相互依賴的方式連結,這是令人沮喪的。


然而,在我們能夠完全的考慮主要的相互依賴性之前,讓我們以後者開始,因為它將展現一條路,讓我們回到這一系列的討論。


你就在這裡:你,尋求者。雖然人生-伴侶或家庭成員似乎是以不靈巧的方式與你連結,而你和其他人也是如此,仍有一趟自由意志的完整旅程。什麼力量在你的內心移動?這力量造成傷害和情緒的痛苦的交流。讓我們看看這需要的力量。


朋友們,你看到了嗎?你們是渴望去服務他人的存有。因此,就像我們一樣,你們需要有其他人才能服務。在你做為一個共同造物主上,這種需求無疑地會對你選擇夥伴產生作用,而且會再度地在幻象之內顯現。那個人被選擇,因為那個人需要你。此刻,很順利的把你和他人交集在一起,你們彼此早已計畫好要共同合作將恐懼轉變為自由的喜悅,因為那個人同樣需要被需要,那個人不也選擇了你?


於是,原是一場深情的共生關係,彼此在其中相互幫助和快樂地承認需要對方,該關係被表面上需要空間和時間的需求所拘束和壓制,因為那些人佔據所有的空間和時間來表達渴望。


被需要的需求也是無止盡地。我的朋友們,彼此體現的人格部分也計畫可用的時間。當時間充裕時,共生關係如此完美地運作,而許多少量的人格複雜性切中生活上一個更為複雜的議程。共生關係被轉化成相互依賴。


該恐懼有許多的滋味。或許最劇烈的滋味是恐懼時間不夠。還有其他的恐懼:不被欣賞的恐懼、遺棄的恐懼、每個月的恐懼!這些事情改變了,然而對你自己恐懼反應的傾向,不會像每個月的恐懼改變它的滋味,這將無可避免地讓路給你意識上的轉變之旅。


所以,我們請求你開始去檢視你生活、給予、愛和試圖去服務他人的來龍去脈。我們把發言權交回亞倫實體。在愛與光中我們離開這個器皿。我們是Q’uo原則。


亞倫:這是亞倫。吉姆,我可以看見你的腦海中形成的思想模式;但是以芭芭拉閉著的眼睛,我無法看見這些思想模式與你的指尖和鍵盤是否有連續性?因此,我的問題是:這樣是不是太快?


吉姆:是的。


亞倫:我將儘可能的放慢下來。當我能量的連續性有空隙時,芭芭拉會飄來飄去,沒有停留在可以最清楚與我傳訊的狀態。她需要練習坐著放空一會兒,並且信任下一個想法的到來。


我感謝Q’uo對生活共生與相互依賴做區分。共生是有活力的,是彼此能量的綻放,或許相互依賴著重恐懼和依賴的需要。必須要有二個人才能成為相互依賴。事實上,這就是你如何看你自己。你並不是你所愛的朋友或是家庭成員,你並不是你所喝的水。這是世俗的實相。然而就深層實相來說,沒有分離。


當你以這種感覺當我做完這項工作後,接下來我就可以關心我自己來關心一位所愛的人時,這是癡心妄想。這是以世俗實相的觀點來看。當你看見對於所愛的人的服務是真正地也符合你的需求時,與你的需求如此完美的結合,接下來你將會清晰地、智慧地看待事物。這份對一切萬有的根本連結之理解對你的成長是必要的。


我們談到愛和恐懼。假如你仔細地看自己,你可以看到自己漂移進出在恐懼和分離愛和連結。當你照顧別人的需求時,從內在觀察它。你正在注視著你的錶嗎?我需要給多少的時間呢?甚麼時候我可以離開去做我想要做的事呢?親愛的,你所為何來?來蓋房子嗎?開車去超市嗎?或是達成什麼目標嗎?這是你轉世的目的嗎?即使看起來目的很高尚~寫書、幫助朋友~它們是你的轉世目的嗎?是的,這書也許對許多人是一項禮物,或者和你朋友的談話對那個人是一項禮物,或漫步森林可以帶來內心的喜悅,但是你轉世是為了一個基本的理由~加深你對信心與愛的體驗、遠離分離自我的錯覺、覺察你深層的真正本質,而你的思言行最一致地反應這個覺察。


為了最佳練習那樣的清晰、信心和愛,你知道你需要做什麼嗎?就某種意義上而言,信心的練習加深信心。首先,必須清楚地看見你沒有助長依賴來避免自己的恐懼。一旦確立這點,


你就能夠從一個清晰的空間出發,你將結束許多的困惑。你將開始看見在服務他人上,你最需要做的事,正好是自我的學習所最需要的。


我會建議只要你要求自己在這個敘述上擁有信心並且小心地觀察它,你將發現許多我需要/我想要的雜音單純地消失了。你真的需要這樣做那個計畫嗎?有沒有更容易的方法呢?是的,你必須關心自己的需求。你必須照顧這個人體並且滋養你的一切。然而,不斷發出的喧囂聲有多少出自深層的自我滋養呢?有多少喧囂聲來自恐懼呢?


當你看著「我需要」升起時,內心發生了什麼?當你看著這個升起,而且對這個堅固的、分離的自我微笑,發生了什麼?去超越這個微小自我的錯覺成長,去了解你的真正本質,去顯現你的能量服務全體而沒有自我和他人的分別,你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呢?當你服務神聖的能量,無論在你的神性表現或人性表現上,沒有自我及他人的分別,那時靈性才會發現真正的自由。這個自由是練習信心和愛的果實。


這個實踐需要自我鍛練,但不是你認為的鍛練。這就是你經常陷入困境之處。你的自我鍛練通常採取這種形式「我將為他或她或別人做這個」親愛的,你可以看到怨恨夾著分離感升起嗎?「我為我們而做」的心態是沒有怨恨的。當我服務你時,我服務我自己。當我幫助你去發現療癒時,我也發現療癒。當我幫助你去理解時,我也學習了。


你的某些計畫和忙忙碌碌是小我瘋狂的企圖,用來逃避這個終極實相的連結。小我不會輕易地死亡。它亂踢亂叫。我們學會注意去聆聽二種聲音。痛苦得緩和、心滿意足的寶寶,熟睡在母親的臂彎裡;母親溫柔地注視著她的孩子,非常高興她能夠減輕寶寶的痛苦。但是在母親的內心依舊有微弱的聲音在低語著「但我沒有讀完我書中的這一章」或「我錯過了電視上影片的結局。」接下來,她帶著罪惡感和不舒服而坐立難安。


我們可以學習對那個聲音微笑嗎?當她關心嬰兒的痛苦聲音時,我們可以憐憫自己的痛苦之聲嗎?我們能夠學著去聆聽它到底是甚麼?它是小我拼命在維護自己。那麼,我們會沐浴在美麗的存在、連結的一個更深層面,不是為你,而是為了我們產生清楚的行動和言語。當你對那不想放棄的小我微笑時,你將你的觀點從恐懼轉到愛,甚至愛那個小我而且順其自然。接下來,心靈就自由地連接更深層的存在,內心知道「我已完成的事正是我需要去做的」。


談到信心,你們全都知道在第三密度裏你們主要的功課是信心和愛。在上次我們和Q’uo參與集會中,艾瑞爾(Ariel)談到急躁,以急躁的心,資深的第三密度轉世的存有們有時容易忽略愛與信心的學習,而進入深化憐憫心和智慧的途徑。假如你們同時學習信心和愛,深化的憐憫心和智慧,就能做得很好。但忽略了愛和信心,通常就會有扭曲,甚至會出現較上層的脈輪開啟而下層的脈輪卻是封閉的,這類身體上的扭曲。


被你們許多人所忽略深化信心的一個觀點是,你們看著自己服務他人相對於服務自我的這個轉移,當你看自己在觀念上轉移時,信心從盲目的信心到一個證實的信心中滋長。你直覺地知道你正進入更深的連結。你的內心知道你正做著你前來做的工作,不是擺脫小我,而是讓小我融入終極實相的光與能量中。那個實相知道自我是無限的,神聖的,連結一切萬有。當你帶著你的注意力回到深化的信心時,你可以單純地提醒你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這裡」。


這需要自我鍛鍊。它不是說著我必須符合他的需求的聲音。 它不是理智上說著你應該要有憐憫心。它不是以這種方式評斷。毋寧說,它是內心的聲音,它是消融所有界限、消融所有恐懼的聲音,並且帶你進入美妙的知曉自己真正的大我、上帝以及自己的真實本質是上帝的一部分。


你能夠讓每個那我怎麼辦?的想法成為一個提醒:我能夠觀察這個恐懼嗎?我能夠對著又踢又叫的小我微笑並且放手嗎?我能夠真正地信任假如事情需要完成,將有方法來完成它嗎?不,這並不是說你就放手不管而讓別人處理它。努力是需要的。但這個做為關乎什麼呢?至少在某部份,它是小我的堅持嗎?或者它帶領你更接近連結和更深的愛呢?


我感謝你們對於這些想法的關注。我期待我們連續幾天將繼續探究這個問題和它的衍生議題。現在,我可以將你們帶回到我的兄弟/姐妹Q’uo的能量中嗎?就這樣了。


Q’uo:再次地與器皿同在。我是Q’uo


我留給你們一個焦點。亞倫曾問你能夠嘲笑並且愛你所是的實體嗎?這是個核心問題。在關係的脈絡中,我們請求你反思一個持久存在、未經分析或理解的渴望。例如,假如你想 她對我如此生氣事實上,你大可想成我對她如此生氣


當提供服務而沒有獲得感謝時,原本被視為服務的理由變成對該第三密度清醒意識的一個冒犯。可感知的服務愈大,未實現的需要就愈大,通常是想要感謝與確認的需要。


現在,實際上,你真正地希望以及確實期望不求回報的純然服務。但是,這是我們想留給這個集會一個論點:很少一位存有能夠如此純然地奉獻自己,以致於持續的、不斷的、繼續浮現的渴望和服務的意識一樣純粹。[1]


你能夠愛這個非常自然地、持續渴望的自我嗎?


在我們下次的集會,我們將非常欣喜地繼續這個主題。同時,我們祝賀你們每個人和你們各個麻木的身體部位和意識,而我們覺察到小組的疲勞。我們希望你們可以為你們的肉體載具以憐憫心、一些食物洗淨疲倦的餘韻,並且不斷地祈禱,雖然你並不知道你已經在做了。


我的朋友們,我們是多麼地愛你們。我們期待下一次工作你們的問題的機會。同時,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主愛與光的喜悅中離開你們,如我們在造物主的聖名中到來。我們是你們知曉的Q’uo原則。Adonai,我的朋友們,Adonai


亞倫:這是亞倫。再多說似乎是多餘的。對你們全體獻上我的祝福與愛。


 


原註:


[1] 這段敘述有待澄清。


(原文如下: Seldom can an entity offer itself so purely that the incessant, persistent and continuing arising of desire does not make more than pure the consciousness that has come to serve. )


 


(c)2011 Translated & reviewed by Lady M & J.


 


轉載自星際聯邦地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玄禾 的頭像
    玄禾

    第五密度新人類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