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時候熱情會轉為一場冒險,沒有優雅合宜的演出劇本、沒有華麗動人的對白,只有作為靈魂殿堂般的身體在詭譎多變的原始探險中找到生存與生活之間的迴異體驗,因此,每一天都變成全新的一天.....




這是為11月工作坊準備的其中一篇內容,我很樂意在此與每一位朋友分享。


 


走出你所認知的自我


 


我們所處的三維世界是一個講究身分、崇尚視覺表徵、鍛鍊人格以立定自我的物質叢林,打從一出生接受這個複雜世界的洗禮時,一個人就展開了自我養成的一連串旅程;我們這裡所說的「自我」指的是頭腦(Mind)小我(Ego)或是人格(Persona)的綜合體。首先,對於攜帶靈魂品質而降生的小baby來說,自我並不存在。正因此,他們懂得哭懂得笑,懂得完整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感受,天籟般的純真經常逗得他們父母們開心落淚,甚至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靈。一個不懂言語的娃娃卻能夠大大療癒那些大人們內心的苦悶;這神秘的力量究竟來自何處?正是他們的靈魂本質。


 


自我的養成


 


一旦,孩子接受了這個社會所灌輸的一切時,自我就開始汲取養分,並透過邏輯運算和填充教育等各種方式,不斷將資料加以格式化並植入大腦倉庫建檔;這類「罐頭知識」的提供者通常來自家人、學校、社團或親友,對大人世界來說這就是孩子們重要的吸收與成長期,對靈魂而言,那是人格一遍又一遍被制約的繁複過程。人格的匯集塑造了自我,人格又來自哪裡呢?人格是早期靈魂跌落後的不完整片段,經由人與人之間傳遞的扭曲而形成某種特定概念或思想,像雲霧一般散落在非物質層面,隨之,成為被人類無意識捕獲的各種不完整的思想形態,它就轉譯為人們所說的風俗、文化、信仰、風氣、和流行…等等。


當我們聽到說:「這個人待人嚴謹,處理事情一絲不茍、責任感很重、對父母孝順…」時,它們仍然對著這個人身上所圍繞的各種人格標籤說話。人格標籤是行走在物質世界良好的識別工具,這個世界接納你的程度,取決於這套工具是否符合它們的標準、價值和喜好而定;當整個世界走向同質性與標準化時,與眾不同的獨立思考並不符合社會整體的期待,想要「做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愈來愈困難,隨時間,當自我被餵養壯大的同時,靈魂的聲音就被表層的自我意識所覆蓋,隨之,變得愈來愈微弱,最終失去功能而選擇了隱退,這是很多人沒辦法聆聽靈魂引導的真正原因。


 


自我的進化過程


 


站在宏觀的視角來看,自我並不是錯誤,地球是一所學校、一座遊樂場同時也是很多人的奇幻迷宮,自我攜帶著物質層的身體覺知去闖蕩、冒險、試煉,一次又一次學習從跌倒中爬起來,當你玩夠了遊樂場的海盜船,你可能想換個玩法去試試雲霄飛車,直到把所有遊戲都一一闖關之後,你就會帶著無比的滿足感快樂地回家。同樣的,當一個人從人生旅程中充分體驗了生命的多樣性與創造性從而滿足了對自我的渴望時,同時,他們將被一步步推向自我價值的大門,這正是人類在地球進化旅程中的「自我實現」。靈魂並非自我,而自我也不是靈魂,然而,透過自我實現時,自我放下而被溶解的那一刻起人格被釋放了,一個人就從中找尋到他自己。因著這一份物質層地圖的完整資訊,靈魂將獲得更多通往非物質地圖路徑的知識,作為自我與靈魂聯盟的結果,自我實現則帶來了靈魂視角的全新擴展,也將一個人從知性的水準廣度帶向另一種靈性的垂直深度前進,有人說那就是開悟,開悟作為階段性的結果,就是真相不斷地向前擴展,意識不斷地向上攀升。


 


經常地,人類被卡在自我實現後的成果陷阱中物法自拔,最難的關鍵就在這裡,有人在成就中複製成功經驗再玩一次或無數次,有人守住自己創造的舒適盒子自得其樂,有人閒雲野鶴雲淡風清一輩子…人生沒有批判,放下的時間點取決於你對自我認識的程度,也取決於你對經驗中獲得滿足的程度相關;不過我們從中所看見的問題已或多或少地浮出了檯面,當電影演完觀眾捨不得離席,咖啡喝完忍不住要再續杯,你必須懂得去分辨,你的人生是出於一種熱情的生命體驗?還是在沉溺於人生這齣戲?


 


現代人的生活趨向於一再地重複性,對生活的沉緬,造成物質世界的過度認同,在重複性的安逸之中生活成為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創造力被覆蓋,最終演變成一連串無聊和乏味,無聊和乏味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共同的掙紮,當它被導向生活中,娛樂和休閒變得非常重要,當它被導向關係時,愛與尊重已被冷漠所取代。然而,在對生命的熱情中,生活將變成一首樂章,隨著生命情境中的創造性起承轉合,時而低沉顫動、時而高亢嘹喨,透過旋律的節拍張力而流轉。熱情催化了身體的動能而在能量場中充分運作,熱情的本質就是在每一個存在的片刻全然狂喜,空掉想法,投入創造之舞。


 


有時候熱情會轉為一場冒險,沒有優雅合宜的演出劇本、沒有華麗動人的對白,只有作為靈魂殿堂般的身體在詭譎多變的原始探險中找到生存與生活之間的迴異體驗,因此,每一天都變成全新的一天,而每一分鐘皆在不存在中變得存在,就像盤旋於穹蒼的大冠鷲,在每一刻的警覺中,隨時在為森林中的下一個變化作好俯衝的準備,於是,生活也就從一場又一場儀式中轉為對生命的不斷祝福。


 


做自己


 


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曾經扮演過許多身份,身份就是人格的面具,面具的背後總隱藏著一組無法做自己的無奈感或說身不由己,每卸下一組身份就等同於放下一套人格的制約,提升也就是如何一步步卸下人格去探究真相的一連串過程,然而,卸下人格並非要脫離整個社會體系而獨自生活,禪宗的一名師父說:「把腳浸泡在河水裡,但不要弄濕你的腳。」當人格被卸下來時,一個人開始學習獨立去思考自己存在的本質是什麼?知道自己是誰,而開始做自己。


 


做自己又是什麼呢?每當你做出人生重大抉擇時你的思考是誰給你的?當聯考選校選科系時是誰改變你當初的意向?當你愛上一個人時,是否又被推向與另一個人展開婚姻生活?我們明知某些工作做起來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卻身不由己地被綁在每天加班的工作環境中…在非物質中,當一個人的晶格層與他人的晶格層混淆而彼此纏繞時,作為結果,你的思想掉落在別處,而你捕捉到別人的思想的同時,你也運作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是能量場中的連線如何運作的過程。


 


做自己就是重新聽取自己內在的聲音,做出符合自己的利益與決定,並從他人的隊伍中再次將自己拉回來,決心走自己的路,你不再埋掉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去迎合他人的觀點,不再擔心是否符合社會的期望,同時意願去清理連線,連線的清理必然帶動靈魂引導你去關注身後複雜的業力關係以及靈性課程,你看,外在與內在彼此關聯在一起,一切皆是全息的。


 


在道的歷史中,人類曾經是優越不凡的造物者和指揮者,人類不僅在創造中展現出宏偉的力量,在體現一名身為造物者的樂趣同時,也指揮自己生命情境導向和平與夢想當中,實像則隨之相應改變;決心走自己的路,就是重新回憶起自己造物者的本質,你會看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真相,當真相回來時意願去要回你曾經送出去的一切力量和訊息,這條人生路你需要一點堅持和勇氣,因為,當你走出你所認知的自我時,最終,你將找回你自己。


轉載自--http://blog.yam.com/mories/article/448785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