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埃克哈特·托爾】 新世界-- 靈性的覺醒(1)



分類:身心靈

2010/08/31 15:09


 



【埃克哈特·托爾】 新世界——靈性的覺醒(1)




      《當下的力量》作者的又一部力作!
台灣身心靈導師胡因夢作序推薦,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傾力推廣。
截至2008年4月底,本書全球銷量已達700萬冊,創2008年非虛偽構類作品全球銷量第一名。
這是一本2005年在美國出版的作品,但在去年年底,被美國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奧普拉(Oprah)無意問讀到,她驚為天書,發心要大力推廣,與更多人分享。奧普拉說,這是她二十多年來讀到的各種心靈書籍當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幫助人類整體意識得到提升和轉化,她讀後有“開悟”之感。
      因此,本書在今年初創下四個星期賣出350萬本,世界最大出版商之一企鵝集團的銷售紀錄,並且高居亞馬遜總排行榜冠軍多時。截至今年4月底,全球銷量已達700萬冊,創2008年非虛構類作品全球銷量第一名。
當我們的自我認知能夠容納世間萬物時,
   內心會找到一種與世界共舞的寧靜。
------------------------------------------


 


【埃克哈特·托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


 


第一章人類意識的綻放(flowering)  1


 


  緣起(evocation)  1


 


地球,一億一千四百萬年前,一個旭日初升的清晨:


在這個星球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朵花,正綻放開來迎向陽光。這是宣告植物生命進化轉變的關鍵事件,雖然在此之前,植物早已經覆蓋這個星球好幾百萬年了。當時的條件可能並不適合花兒遍地綻放,因此,這第一朵花也許很快就凋謝了,而花朵的綻放在當時也必定是相當罕見的。然而,有一天,當一個關鍵性的臨界點到達時,突然之間,整個星球到處瀰漫著各式各樣的色彩和芳香--如果有一個觀照的意識在此觀察,就會目睹這一切的發生。


 


多年以後,這些優雅而芬芳,我們稱之為"花朵"的存在,在另外一個物種的意識進化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人類逐漸地被花朵吸引並為之著迷。隨著人類意識的進化發展,花朵極有可能是人類所珍視的事物當中,第一個沒有實用價值而且與生存無關的。花朵也為無數的藝術家、詩人、神秘學家帶來了靈感。耶穌教導我們:從對花朵的省思中,向它們學習如何生活。據說佛陀曾經在一次默示中,拈花不語,只是凝視著它。半晌,一位名叫大迦葉的僧人,若有所悟地開始微笑。據說他是唯一領悟了這個開示的人。根據傳說,那個微笑(也就是說,那個領悟)被二十八位大師相繼傳承下來,後來就成為了禪宗的起源。


 


看出花朵的美麗,能夠喚醒人類(無論多麼短暫)去正視他們自己最深處的本體(being)--也就是他們的本質--之中的美麗,首度體會到"美",是人類意識進化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為喜悅和愛的感覺是與那個體會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這樣全然的領悟,花朵就不會成為我們內在深處那至高至聖、無形無相的一種有形的表達。和孕育它們的植物相比,花朵是瞬間即逝、脫俗空靈(ethereal)更為嬌貴的。它們彷彿是從另外一個領域來的信使,是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之間的橋樑。它們不但具有令人愉悅而且優雅的香味,同時也帶來了來自心靈世界的芬芳。如果我們用比較廣泛的定義來使用"開悟"的植物。


 


全體領域的生命形式--舉凡礦物、植物、動物或是人類,都可以說在經歷"開悟"的過程。然而開悟是極為稀有的,因為它不僅僅是進化上的一個突破--它同時意味著發展的一個斷層,從不同層次的本體跳躍到另一個,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物質性的減少。


有什麼東西會比石頭(最密實的一種物質形式)更為沈重而且不容易穿透的呢?然而有些岩石的分子結構經歷了一些轉變,變成了透光的水晶。有些碳元素,經過無法想像的高溫和高壓,轉化為鑽石,而有些重礦物則轉變成為寶石。


大部分在地是爬行的爬行類(最固著於土地的生物),幾百萬年來都毫無改變。然而它們之中,有些後來卻長出了羽毛和翅膀,變成了鳥類,抗拒了長久以來拖住它們的地心引力。它們從爬行類進化為鳥類的過程中,並不是變得更善於爬行或是步行,而是完全超越了這些行為。


 


自遠古以來,花朵、水晶、寶石和鳥類就一直對人類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就像所有的生命形式一樣,它們當然也是萬物之中的那個至一生命(one life)、至一意識(one consiousness)的短暫顯化(mianifestation)。它們對人類之所以會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義,以及人類之所以會對它們如此著迷並感覺親切,就是因為它們脫俗空靈的特質。


人類的認知(perception)當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臨在(presence)、定靜和警覺,他們就能感受到神聖生命的本質,這本質就是在每個創造物和每個生命形式當中永存的意識或靈性,同時人們能夠認識到,它和人類自身的本質是合一的,所以能夠愛它如己,然而,除非上述這種情形能夠發生,否則大部分的人類只能看到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無法覺察到它們內在的本質,就像人類只會認同於他們自己肉體和心理上的形相,而無法覺察到自己的本質一樣。


 


然而,當面對花朵、水晶、寶石或是鳥類時,即使一個沒有臨在,或是臨在很少的人,都可能偶爾感受到:在這些物質存在的形相之外,有更多難以言喻的東西。而這些人可能完全不知道,這就是他們會被這些東西吸引並且感覺如此親切的原因。


由於花朵空靈的本質,相較於其他的生命形式,它的外相比較不會遮掩其永存的靈性。但是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所有新生的生命形式--嬰兒、小狗、小貓、小羊等,它們是如此脆弱、嬌柔,在物質世界中尚未完全成形。天真、嬌柔和美麗--這些不屬於這個塵世的特質,還是能夠從它們的內在閃耀出來。它們甚至會讓那些感覺信息論遲鈍的人都忍不住開心起來。


 


所以,當你全神貫注並且對著一朵花、一顆水晶或一隻小鳥深思冥想,但是心智(mind)上不去定義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為你進入無形世界的一扇窗戶。你的內在會有個開啟(即使很小),讓你因而進入心靈的領域。這就是為什麼自古以來,這三種"開悟"的生命形式,在人類的意識進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方說,蓮花之寶是佛教的一個重要像徵,而白鴿,在基督教中代表著聖靈。它們一直在為人類註定要發生的一個更深遠的地球意識轉化奠定基礎,而這正是我們現在開始目睹到的心靈覺醒的現象。


 


  本書的目的  4


 


人類已經為意識轉化做好準備了嗎?這個內在意識的綻放將會如此的徹底深遠,相較之下,植物的開花綻放,無論是多麼美麗,都將相形遜色。人類真的能夠減低他們受到製約的心智的結構密度,變得像水晶或寶石般透明,讓意識之光穿透嗎?他們是否能夠抗拒唯物主義和物質性如萬有引力般的吸引,而超越對外在形相的認同?這種對外在形相的認同讓人類的小我(ego)得以存活,並且將他們囚禁在自己性格的牢籠中。


這種轉化的可能性,一直是人類所有偉大的智慧教導所傳達的中心思想,那些使者--佛陀、耶穌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大師,就是人類最早綻放的花朵。他們是先驅者,是稀有而珍貴的存在。在當時,意識的普遍綻放不太可能,而且他們所傳達的訊息大部分都被誤解,並經常被嚴重地扭曲。當然,除了少數的幾個人之外,人類的行為也沒有因此而轉化。


 


現在的人類,是否比以前這些大師在世時準備得更充分了呢?為什麼應該是這樣呢?你到底能做什麼,好讓這個內在的轉變發生或是加速發展呢?舊的小我意識狀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那些跡象可以用來辨識新萌生的意識呢?本書將會涉及這些問題以及其他重要的議題。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本身就是從正在揚升的新意識中出現的轉化工具。這裡提出的論點和觀念雖然重要,但它們其實都是次要的。它們只不過是指向覺醒的路標(signpost)。當你讀這本書的時候,轉變已經在你之內發生了。


本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你的心智再增加一些新的資訊或信念,或是試圖說服你相信什麼,它是為了要帶來意識的轉化,也就是:覺醒。就這點來說,這本書並不"有趣"。所謂"有趣"是指:你可以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心智裡玩弄這些觀點和概念,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這本書是關於你的。它不是會改變你的意識狀態,就是會對你而言毫無意義。它只會喚醒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很多人(但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了,而且隨著更多個人覺醒的發生,集體意識的動能也會跟著增加,所以對其他人來說,覺醒就變得更加容易。如果你不知道"覺醒"是什麼意思,請繼續讀下去。只有當你覺醒時,你才可能了解這個詞的真意,短暫的一瞥就足以啟動覺醒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對有些人來說,那個短暫的一瞥會在閱讀本書的時候發生。而對很多甚至不了解覺醒是什麼的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已經開始了。這本書可以幫助他們覺察到一點。覺醒的過程,在某些人身上,可能經由遭受損失或痛苦的方式開始,有些人則可能是經由接觸到某位靈性老師或是靈性教導開始,或是經由閱讀《當下的力量》或其他充滿靈性生命力因而具有轉化力量的書籍,也有可能是以各種經驗的組合。如果覺醒的過程已經在你之內展開了,閱讀這本書將會加速並強化這個過程。


所謂覺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去辨識出那個未覺醒的你--也因此,本書揭示了小我的幾個主要面向,以及它在個人層面和集體層面的動作方式。這也是為了兩個重要而且相關的理由:第一就是,除非知道小我背後動作的基本機制,否則你無法辨識出它,而它會一直欺騙你,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它認同。也就是說,它會掌控你,冒名頂替而成為你。第二個理由是:"辨識出小我"的這個舉動,正是覺醒發生的方式之一。當辨識出自己內在的無意識時,其實就是揚升的意識,也就是覺醒,讓這個辨識發生的。你無法與小我抗爭並且取得勝利,就如同你無法與黑暗抗爭一樣。你所需要的就是意識之光。你就是光。


 


我們世襲的功能失調(dysfunction)  6


 


若更加深入地去研究人類古老的宗教和靈性傳統,我們就會發現,在眾多的表面差異之下,有兩個相同的核心洞見。描述這些洞見時所用的字句可能不盡相同,但是它們都指向一個雙重含義的基本真理。這個真理的第一層含義就是:領悟到大多數人類所謂"正常"的心智狀態,其實隱含了一個我們可以稱之為"失調"甚至是"瘋狂"的重要元素。一些印度教的核心教導也許最能夠認清這種"失調",其實是一種集體心智的疾病。他們稱它為"瑪雅"(maya),即幻相之幕。印度最偉大的聖者之一馬哈希尊者(Ramana Maharshi),就曾經直率地指出:我們的心智(mind)就是幻相(maya)。


佛教則使用不同的詞彙,根據佛陀的說法,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類的心智會產生"度卡"(dukkha),可以翻譯成受苦、不滿足,或就是悲慘。佛陀視它為人類狀態的一個特徵。無論去哪裡,無論做什麼,佛陀說,你就會遭逢"度卡",而且它遲早都會在每一個情境中出現。


 


根據基督教的教導,人類共同的正常狀態之一就是原罪。 "罪"是一個被廣泛誤解和錯誤闡釋的字。這個字是從《聖經·新約》的古希臘文直接翻譯過來的。 "犯罪"的願意是"錯過了標記",就像弓箭手錯失標靶一樣,所以"犯罪"就是"錯失了人類存在的要義"。它的意思就是:活得不夠有技巧,盲目地生活,因此就會受苦並製造苦因。所以,拋開文化上的包袱和錯誤詮釋之後,"罪"這個字所指的,就是人類世襲下來的功能失調狀況。


人類的成就是非凡而且無可否認的。我們在音樂、文學、繪畫、建築和雕塑方面都創造了傑出的作品。近年來,科技更為我們生活的方式帶來劇烈的轉變,同時使得我們能夠做出和創造出兩百年前會被視為奇蹟的事情。毫無疑問,人類是非常有聰明才智的。但是它的聰明才智卻因瘋狂而有瑕疵。科技加強了人類心智破壞的影響力:這個星球,其他生命的形式以及人類自己,都深受其功能失調之害。這就是為什麼在20世紀的歷史是,我們最能夠清楚地辨識出人類功能失調和集體瘋狂。另一個讓我們能夠清楚地辨識它們的原因就是:這個功能失調實際上正在加強和加速發展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在人類的歷史上,經常發生由恐懼、貪婪和權力慾望所驅動的毀滅性殘酷戰爭,以及奴役、虐待,還有因為宗教和意識形態不同而引發的各種暴力。人類因為相殘而遭受的痛苦遠超過因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痛苦。在1914年時,高度智慧的人類心智不但已經發明了內燃機,也發明了炸彈、機關槍、潛水艇、噴火器還有毒氣瓦斯。聰明才智競為瘋狂所用!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壕溝拉鋸戰當中,因為搶奪幾英里的泥巴地而導致好幾百萬人的死亡。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倖存者在震驚和不解中檢視戰爭遺留下來的慘禍:1000萬人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傷殘。人類的瘋狂從未有如此巨大而且清晰可見的破壞力。然而當時的人卻還不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到了20世紀末,人類因同胞暴力相殘而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億人。這些人不僅是因為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死的,同時也死於大屠殺和種族滅絕。像蘇聯斯大林時代,死於"階級敵人、間諜、叛國賊"罪名的人數高達兩千萬人,還有無法言喻其恐怖的納粹德國大屠殺。另外還有很多人是死於無數小規模的內戰,例如西班牙的內戰;或是在紅色高棉政權統治下的柬埔寨,全國約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被處死。


我們只人每天收看電視新聞,就會知道這種瘋狂不但絲毫沒有減少,而且繼續延伸到了21世紀。人類集體心智的功能失調,呈現在另外一個層面就是,人類對其他生命形式以及這個星球本身,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暴力行為:供應氧氣的熱帶雨林以及其他卻植物都遭到破壞,養殖農場中對動物的虐待,河流、海洋和空氣的污染。人類為貪婪所驅使而持續進行這樣的行為,對他們自己是和整個地球生命聯結在一起的事實一無所知,如果不加以檢視的話,最終將會造成為人類自身的毀滅。


人類這種病態的集體顯化就是人類的核心狀態,構成了人類歷史的主要部分,也是相當程度的瘋狂史,如果人類的歷史,可以用一個人的病歷來比喻的話,那診斷將會是:慢性偏執狂妄想症,症狀是有謀殺、極端暴力和殘酷行為的病態癖好,對象則是他所認為的"敵人"--他自己無意識向外投射出來的敵人。他是一個有犯罪傾向的瘋子,但偶爾會有短暫的清醒時刻。


 


恐懼、貪婪和權力慾望這幾個主要的心理動力,不僅是國家、種族、宗教和意識形態之間戰爭和暴力的原因,也是造成各種人際關係衝突不斷的主因。它們也造成了你對於其他人和對你自己認知上的扭曲。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下,你會曲解所有的情況,而採取一些讓自己脫離恐懼或滿足自己貪婪慾望的偏差行為,然而這卻是一個永遠都填不滿的無底洞。


 


我們必須了解的一個重點是,恐懼、貪婪和權力慾望並非我們所談的功能失調,它們是因為功能失調而造成的,而功能失調則是深植於每一個人心智中的那個集體幻相。很多靈性教導告訴我們要放下恐懼和慾望,但是這些靈修法門通常都不管用,因為它們沒有針對功能失調的根本原因著手。恐懼、貪婪和權力慾望不是最終肇因。試著成為一個善良或是更好的人聽起來是一個值得讚賞而高度"心智化"的事情。然而,除非你能轉變你的意識狀態,否則這樣的努力終究不會成功。因為這樣的努力仍舊是功能失調的一部分。這種努力可以視為是一種更微妙、更細膩的偽裝形式,這個偽裝其實是為了增強自我、欲求更多以及強化一個自我概念的認同(亦即自我形象)。試著變成好人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而是經由找到那個早已存在於你之內的良善,並且允許那個良善彰顯出來,才會讓你變得更好。但是如果想要那個良善顯現,你的意識狀態必須有一個根本的改變。


 


共產主義的歷史,最早是由一個高貴的理想所啟發的,但它清楚地展示了當人們試著去改變外在實相(reality)--創造一個新世界--而不先去改變內在實相(意識狀態)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在勾畫未來的時候,並未考慮到人類功能失調的藍圖--也就是每個人內在都有的小我!


 


  揚升的新意識  10


 


大多數古代的宗教和靈性傳統都有一個共同的洞見:我們人類心智正常狀態,被一個基本的瑕疵給破壞了。然而,如果我們從這個洞見來看人類狀態的本質(我們可以稱它為壞消息),就會升起第二洞見(好消息):人類意識可能會有徹底轉化的機會。在印度教的教導中(有時在佛教中也是),這個轉化被稱為"開悟",在耶穌的教誨中,它是"救贖",在佛教中,它是"了苦","解脫"和"覺醒"也是其他常用來形容這個轉化的詞彙。


 


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倒還不藝術、科學或科技的成果,而是能認識到自身的功能失調與瘋狂。在遙遠的過去,已經有少數幾個人能夠這樣認識到了。 2600年前的印度,有個名叫喬達摩·悉達多的人,他可能是第一個完全看清楚人類功能失調的人。後來,他被授予"佛陀"的尊號。佛陀的意思就是"覺醒者",大約同時,在中國也出現了一位在人類之中較早覺醒的老師,他的名字是老子。他留下了一本有關他教導的著作《道德經》,這本書是有史以來意義最為深遠的靈性書籍之一。


 


當然,當一個人能夠認識自己的瘋狂時,就已經是邁向神智清醒以及療愈和超越(transcendence)的開始了。一個新的意識向度(dimension)已經開始在地球上顯現,也可以說是第一個短暫的綻放。這些稀有的覺醒者,那個時候就和他們同時代的人開始談論這些東西。他們談到罪,談到受苦和幻相。他們說:"看看你是如何生活的,看看你在做些什麼,還有你創造出的痛苦。"然後他們會指出從"正常"人類存在的集體夢魘中甦醒的可能,他們指引一條明路。


 


當時,雖然這個世界還沒有準備好,這些大師卻還是人類覺醒的過程當中,一個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可避免的,他們大部分都被同時代的人誤解,甚至後世也有很多人無法理解他們。雖然他們的教導既簡單又有力,而且有些還是他們弟子記錄下來的,但還是經常被扭曲和誤解。幾百年來,很多和原來教導毫無關係的東西都被添加上去,反映出那些基本誤解。這些老師們,有的被嘲笑、辱罵或是被殺害,有的則像神一般地被崇拜,很多指引我們超越人類心智功能失調以及脫離集體病態方法的教導,都已經被扭曲,甚至本身也成為病態的一部分了。


 


因此,大致說來,很多宗教變成了製造分裂而不是促成合一的力量。它們不但沒有經由領悟到所有生命最終的合一真相而終止暴力和仇恨,反而還帶來更多的暴力仇恨。在人與人之間以及不同的宗教,甚至相同的宗教之間,都製造了更多的分裂,它們成為一種人們可以認同的意識形態信念系統,並且利用這些來增加人們虛幻的自我感。經由這些意識形態和信念系統,人們能夠宣稱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同時藉由他們的敵人(也就是其他人,不信仰他們宗教的人,或是錯誤信仰的人)來定義自己,甚至還常以此來為他們的殺戮行為辯解。人以自己的形象來創造神。那個永恆的、無限的、無以名之的存在,被人們矮化成一個你必須相信和崇拜為"我的神"或是"我們的神"的心理偶像。


但是……但是……即使有那麼多瘋狂的行徑假宗教之名橫行,這些宗教所指向的最終真理還是在它們的核心中閃耀。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扭曲和誤解,這些真正雖然很微弱,但仍然在閃耀著。除非在自己之內能夠先瞥見這個真理,否則你很難在這些宗教之中看到它,在整個歷史中,總是有極少數的個人經歷到意識的轉變,因而在他們的內在領悟到了所以宗教所指向的東西。為了描述那個無法用概念形容的真理,他們還是必須要運用自己宗教中概念的架構來描述它。


 


藉由這樣的一些人,在所有主要的宗教當中,興起了一些學派或運動。這不僅代表原始教導的複蘇,其中有些學派或運動也強化了原始教導的光芒。這就是靈知主義(Gnosticism)和一些神秘學派在基督教早期和中期興起的背景。還有像伊斯蘭教的蘇菲教派(Sufism),猶太教的哈西德主義(Hasididm)和卡巴拉神秘哲學(Kabbala),印度教的不二論(Advaita Vedamta),佛教的禪宗和大圓滿(Dxogchen )。這些學派大部分都是打破偶像崇拜的,它們去除了一層層僵硬的概念化和心理信念的結構,而正因為如此,那些早已完善的宗教統治階級對它們抱持懷疑甚至敵對的態度,和主流宗教不同的是,這些教導強調領悟和內在的轉化。


 


經由這些秘傳的學派或運動,那些主要的宗教才夠重新獲得它們原始教導的轉化力量,即使在多數情況下,只有少數人才能接觸這些學派和運動。而這些有幸接觸到的人,由於為數不多,始終未能對大多數人的深層集體無意識造成任何顯著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學派中,有些本身也變得過於形式化或概念化,以至於無法維持它們原來的影響力了。


 


  靈性和宗教  13


 


在新意識的揚升中,傳統的宗教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很多人已經覺知到靈性和宗教的差異。他們了解到,擁有一個信仰系統--一套你認為是絕對真理的思想--無論它們的本質是什麼,並不會讓你更有靈性。事實上,愈是與思想(信仰)認同的人,愈會把自己帶離內在的靈性向度。很多虔誠信教的人都被困在這個層次。他們將思想等同真理,而當他們完全與自己的思想(心智)認同時,他們就會宣稱自己擁有唯一的真理,其實這是無意識地試圖保護他們的身份認同。他們不了解思想的局限,除非你和他們所信(所想)的完全一樣,否則你在他們眼中就是"錯的",而在不久的過去,他們還會覺得為此而殺了你是很合理的行為,其實,到現在還是有人這樣做。


 


新的靈性,也就是意識的轉化,現在正大幅度地在現有製度化的宗教結構外興起。即使在心智掛帥的宗教當中,總有一些潛藏的靈性在其中,而製度化的宗教統治階級會覺得備受威脅而試圖打壓它們。在宗教結構之外,大規模的靈性開展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在過去,這是不可思議的,尤其在西方(最為心智掛帥的文化),基督教會基本上是擁有靈性特權的。除非有教會的許可,否則你不能隨意地對靈性發表言論或是出版有關靈性的書籍。如果沒有教會的許可而你這樣做的話,他們會馬上讓你銷聲匿跡。但是現在,即使在某些教會的宗教中,都有了轉變的跡象,即使這些宗教開放的跡像還是很微弱,但已經讓人很感恩了。例如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會去探訪一座清真寺,還有猶太人的教會,這都是相當令人窩心的。


 


也許是因為在傳統宗教興起了一些靈性教導,同時也可能是因為東方古老智慧教導蜂擁而至,愈來愈多的傳統宗教的跟隨者能夠放下對外的形式、教條和嚴苛信念系統的認同,而去發掘隱藏在他們自己的靈性傳統中的原有深度,同時也發掘了他們自己內在的深度,他們了解到:你的靈性程度和你所相信的東西無關,但是卻與你的意識狀態息息相關。而接下來這又決定了你在這個世界中的行為以及與其他人之間的互動。


 


那些執著於外在形相的人,會更加沉陷於他們的信念之中,也就是他們的心智之中。此刻他們目睹的不僅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蜂擁而至的意識潮流,同時也目睹了小我的困窘和強化。有些宗教團體敞開胸懷接納這個新的意識,有些反而會強化他們的教條立場,並且與其他人為結構組織攜手,讓集體小我經由這些組織來防衛自己,並且反擊這個潮流。有些教會、宗派、教派或是宗教運動基本上都是集體小我的實體,就像那些追隨政治意識形態的人一樣,嚴格而僵化地認同他們的心理立場,不能接受別人對現實不同的詮釋。


但是小我和它所有僵化的結構--無論是宗教、其他組織、公司或是政府,是注定要瓦解的,無論表面上看來是如何的根深蒂固,它們都會從內部開始分崩離析。最嚴謹的結構組織,最冥頑不靈而無法改變的,反而會第一個崩潰。


 


  轉化的急迫性  15


 


當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時,當舊有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以及與大自然共存的方式都需要改變時,當生存受到看起來難以應付的問題的重大威脅時,某種個別的生命形式(或是物種)可能會死亡、絕種或是經由一個進化的跳躍而突破現有的限制。


 


大家都相信,地球上的生命的形式最早是從海洋中開始演化的。當陸地上還沒有動物時,海洋中卻已滿佈生命。而在某個時間點,海洋中的某種生物可能開始向乾燥的陸地探險,剛開始可能只是爬個幾英寸,然後,由於受不了巨大的地心引力牽引而筋疲力盡,於是再度回到水中,因為水中幾乎沒有地心引力,它可以生活得比較舒適。然後,它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過了很久以後,它終於能夠適應地面的生活,長出了腳以取代鰭,發展出了肺以取代鰓。對一個特種來說,除非它是被危機所迫而不得不如此,否則要冒險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還要經過一個進化的轉變,真是不太可能的。也許當時某一大片海域真的與主要的海洋隔絕了,經過幾千年後,水漸漸地減少,迫使魚類要離開它們的棲息地而展開進化。


 


對人類來說,我們此刻面臨的挑戰就是:對一個威脅我們生存的巨大危機做出回應。雖然在2500年以前,古代高度智慧的導師就已經察覺到人類小我心智功能失調,而如今這種失調因為科技的發達而更加惡化,首度威脅到了地球的生存,直到不久之前,人類意識的轉化(早期的大師們也指出過)一直都只有個可能性而已,而且只有在不同地點的少數個人曾經實現過,這與文化或宗教背景都無關係。而在當時,廣泛的人類意識的綻放尚未發生,因為那時還不是那麼的急迫。


 


地球上大部分的人類將很快地認識到(如果他們尚未認識到的話),人類現在面臨著一個嚴酷的選擇:進化或是滅亡,比例上來說相對較少,但是正在急速增加的一小群人,目前正經驗到內在舊有小我心智模式的瓦解,以及新向度意識的浮現。


 


目前正在興起的不是一個新的信念系統,一個新興的宗教、靈性意識形態或是神話。我們其實是走到了神話、意識形態以及信念系統的盡頭了,這個轉化要比你的心智內容和思想的轉變來得更深。事實上,新意識的核心就是超越思想--你會發展出一個能夠超越思想的新能力,它同時能讓你領悟到,你的內在有一個比思想更為廣闊無邊的向度。在此之前,你認為舊意識中不間斷的思想續流(stream of thinking)stream of thinking)不是你自己,現在你不需要從那個不間斷的思想續流當中,去尋找你的身份認同,還有你的自我感了。能夠領悟到"在我腦袋中的聲音並不是我"這個事實,是多麼偉大的解脫啊!那麼我究竟是誰呢?你就是看到這個事實的覺知,那個在思想發生前就存在的覺知,也就是思想、情緒或感官覺受(serse perception)發生時所在的那個空間。


 


小我只不過是:與外在形相的認同,形相主要指的是思想形相(念相,thought form)。如果邪惡有任何真實性的話(這個真實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那麼它的定義也可以是:完全地與外在形相認同,就是與物質形相、思想形相、情緒形相認同。這樣的認同會造成我們的無知:無視於我們與整體的聯結,完全無法覺察到我們內在與其他萬物以及源頭的合一,這樣的遺忘就是原罪,受苦和幻相。當"我們與萬物顯然是分離的"這個幻相主導了我所想、所說和所做的所有事物的時候,我會創造出什麼樣的世界?想找到答案的話,你就是去觀察人類是如何互動的:讀一本歷史書,或是看一下今晚的電視新聞,你就知道了。


如果人類的心智結構還是不改變的話,我們會不斷地重新創造出本質上如出一轍的世界,同樣的邪惡,同樣的功能失調。


 


  一個新天新地  17


 


本收的書名來自於《聖經》中一個預言的啟發,這個預言在當前時刻,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適用,在《新約》和《舊約》當中都談到,一個現有世界秩序的崩潰以及一個"新天新地"的升起。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在這裡說的"天"(天堂),並不是一個地點,它指的是意識的內在領域,它的意義是靈性而隱秘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這也是耶穌教誨的要義。從另一方面來說,"地"(世界)就是形相的外在顯化,而外在形相永遠都是內在的反映。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集體意識和生命是根本相連的。 "一個新天堂"指的是已轉化了的人類意識的出現。 "一個新世界"指的是這個意識在物質領域的反映,既然人類生命和意識與地球的生命是根本合一的,隨著舊意識的瓦解,在同一時間,地球各地會同步發生地理上和氣候上的自然混亂,那些我們現在已經目睹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