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生死門三

分類:高靈上師的靈性教導(轉載)


2008/07/25 10:54



 


第九章  靈修中人類個性的分裂
    睡眠時,肉體的感官不會傳遞任何的印象給人類的靈魂,因此外界的印象無法進入靈魂。從某些方面來看,肉體乃是在清醒的時候感官與思考的媒介,而此時的靈魂實際上是在肉體外面。靈魂此時只與比較微細的身體(生命體與星芒體)連系在一塊,這些體乃是肉體感官無法見到的。但是在睡眠時,它們的活動並沒有停止。就好像肉體與物質界相連,與物質界的物體和生命共同生活。受到它們影響,也影響了它們。同樣的,靈魂在高等靈界中生存,只是在睡眠時,靈魂仍舊完全活躍。但是只要我們沒有靈性器官,我們就無法像我們用感官來觀察物質界環境一樣的來觀察這些靈界的活動,或者是觀察我們睡眠時還在做什麼。前面的章節已經講過了在內修中修持靈性器官的方法。現在,如前章所述,如果學生靈修的成果,已經轉換了夢中的生命,他便能夠有意識的觀他的周圍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並且能夠隨其所願的,游走於這個新的境界之中,就像他在清醒的時候用一般的感官游走於物質界一樣。我們在此處應該說明,如果我們想在身處物質界時也有高等的感知力,我們還需要更高層次的眼通能力。這一點在前一章也已經說明。初期修行的成果就是學生能夠感受到另外一個世界,但是還不能夠將它們與每日生活的物質界的事物相連起來。

    這種睡眠中生命或夢的特性,展示了隨時不斷發生在人類身上的事情。靈魂在高等世界中不斷的活動,搜集著高等世界中的脈動,傳遞影響於肉體之上。於是,本來對自己在高等世界的生命毫無所知的靈修學生,經由修行,覺知到了它的存在,因而轉換了他的整個生命。只要靈魂在高等感官世界還不能「見」,就會有尊貴的宇宙生命如嚮導般帶領著它。而就好像一個生而既盲的人,經過成功的手術,不再需要依賴嚮導的帶領。同樣的,經由靈修,學生的生命也會改變。他已經長成,不再需要受到宇宙嚮導這個原則的限制,並且必須從此負起帶領自己的責任。一旦到達此一地步,學生當然有可能犯下普通的意識完全無法瞭解的錯誤。他現在的一舉一動,都來自以往帶領著他,影響著他的高層次的力量所在的世界。這種高層次的力量,乃是受到一種宇宙調諧力的控制。學生現在脫離了這種宇宙調諧力。於是,以往無須他參與,由宇宙力量完成的事情,現在他得要自己去完成了。就因為這個原因,有很多的書,都會講到當你超升到高等世界的時候的危險性。有關這些危險性的描述,想當然爾,會讓膽小的人對這種高等世界的生命感到毛骨悚然。然而,事實是,這些危險唯有在你故意忽略不理所有的警告之後,才會發生。如果你按部就班的聽從正統靈性科學所教的一切修行,則在超升時你就能夠體驗到超越世間一切感官極限所能得知的幻境的偉大經驗。對不依法修行的人而言,當然有可能傷害到健康與生命。學生會在此處遇到從四面八方來的,各種恐怖的力量威脅生命。你甚至還可能役使一些肉體的感官所見不到的力量和生命(役使鬼神),能夠控制這種力量的誘惑力是很大的,不論你是用它們來去圖取在靈界視為禁忌的個人的的利益或興趣,或者因為不夠瞭解高等靈界而錯誤地使用它們。有些在此處特別重要經驗,例如會見「業關守護神」,會在稍後的章節中講到。但你必須要明白,無論如何,對你的修行有敵意的力量確實存在,雖然你對他們全無所知。其力量與人類的關係雖然確實是由更高的力量所授權,但當人類完全有意識的進入到這個以前未知的世界時,這種關係就改變了。不過,在同時,學生也增加了個人的體驗,經由這些體驗,他也豐富了自己生命的範疇。危險的發生,只會在學生經由傲慢和不耐,沒有耐心的等待得到超感官世界的足夠知識,在高等世界的體驗中,過早地進入了獨立的狀態。在高等世界中,「謙卑和恭敬心」可不是空洞的言語。如果學生有這些良好的德性,便可以確定他在進入高等的世界的時候,對健康和生命不會有任何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與高等世界的體驗,不能有任何的不和諧。人類的任務乃在地球,任何人想要逃避地球上的責任,而躲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則他可以確定,這個目標永遠不會達到。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世間的一部份,其實是靈界生命的示現才有了物質界的一切相,人類一定要參與靈性的運作,將靈性的啟示帶回物質界。他的任務乃在將他在靈界所見所確認的帶回地球以轉化地球。只因為物質界乃是依賴靈界而存在,也因為人可以為地球付出,改造地球,當然,這得要他參與了這些隱藏著創造力的世界的運作才有可能。他想超升到高等世界,只應該是為了以上這些原因。任何人若用這樣的心念來學習靈修,並且發願隨時隨地都不偏離這條道路,則他絕對不須要害怕有任何的危險。任何人都不應該讓這些所謂的危險阻礙他的靈修之路,反而應該視為一種堅強的挑戰,這是每一個真正的靈修學生都應該有的特質。經由以上初步的說明,應該可以讓我們對所謂的危險不再有錯誤的想法,於是我們可以描述一下所謂的危險究竟是什麼。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學生的微細身體經歷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改變與靈魂的三種基本力量,志(志願),意志力、受(感受力)、想(思想力)(willing, feeling, thinking),的修持有關係。在內修以前這些力量間的相互關係乃是受到更高層次的宇宙法則所管理。人的志、受、想,並不是隨意而生的。根據自然的法則,在心中生起的一個特定的想法,會伴隨著一種特定的感受,或者是依著同樣自然的順序,伴隨著由志願產生的一個決定。我們進到一房間,覺得空氣很悶,然後打開窗子。我們聽到有人叫我們的名字而回應。有人問問題,我們回答。我們若聞到一個很難聞味道,就會感覺很噁心。這些就是志、受、想之間的簡單關係性。當我們觀察人類的生命,我們會發現每一件事都是根據這種關聯性而運作。確實是如此,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這種依據人類本性法則而生的志、受、想之間的關聯性,我就會說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生命。如果有人聞到難聞的味道而覺得高興或者是有人問問題而不回答這樣就是違反了這個法則。我們也是假設了每個學生都能依據人類本性建立起這種志、受、想之間的關聯性,才能預期一個正確的教育或適切的教法是否成功。我們在傳遞某些觀念時,也是假設了學生會依一般的方式,用志、受、想將它們串聯起來。

    此處的一切,都是來自一件事實,那就是在人的微細靈體中心這三種力量,志、受、想,乃是依據宇宙法則互相關聯在一起的。這種在微細靈體上的關聯性,在較粗的肉體上也有相應的部分。在肉體上,也一樣,志的器官與想和受的器官是根據宇宙法則相連在一起的。因此一個特定的想法,無可避免的喚起一種感受,或者是由志願產生一個活動。不過在高等修持的過程中,連接這三種基本力量的線路就會被切斷了。在最初時,這種切斷隔離僅發生在微細靈體內,但是在更高層次的修持,這種隔離效應也會延伸到肉體。事實上就是在高層靈性修持時,腦部會區分為三個隔離的部分。這種隔離並不是一般感官可見的,也不是最精密的儀器可展示的。但是當它發生時,天眼有能力見到。高層天眼的腦乃是分為三個獨立的活動單位∣志腦,受腦,想腦。

    於是志、受、想的器官各自獨立了。從此以往,它們的關聯不再由遺傳於其中的法則所維持,而必須要由個人那已經覺醒的高等意識來管理了。這就是學生觀察到在自己身上所產生的變化:任何想法、感受或志願的脈動間,都不會自動的產生任何的關聯,除非他自己要將它們關聯起來。不會有任何的衝動激勵他由想法而生出行動,除非他自己自願的要付諸行動。從此他可以面對一切,不升起任何感受,而在以往未受訓前,面對這些可能會令他充滿愛意或苦恨。他也可以在念頭升起時,不為所動,以往也許會好像是自然發生的一樣立即刺激他有所行動。他也可能因為志願而下決定付諸行動,但他下決定的原因卻可能是未受過內修訓練的人絕對不會想到的原因。學生最大的成就乃是他能完全對這三種靈魂的力量共同運作所生的行動作主了;而在同時他也要完全的為這些行動負責任。

    唯有經過這種整個人的轉化,學生才能全然覺知的與超感知的力量和超感知的生命建立關係。這是因為他靈魂內的力量與世間某些基本的力量本來就互相有關聯。例如意志中本來就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可以感知、可以影響高等世界中某些特定的事情與生命。但是這唯有在意志力不再受到靈魂中思想力與感受力的關聯牽制後才有可能發生。當這種關聯牽制性切斷的時候,意志力就能夠獨立在外活動了。對於思想力與感受力而言,也是同樣的情形。天眼可以見到一個人發出憤恨的感受,就像是有特別顏色的微細發亮的雲。天眼也可以擋掉這種憤恨的感受,就像一般人可以擋掉打過來的一拳。在超感知的世界中,憤恨變成一種看得見的現象。但是唯有在他能夠將這種內在的力量獨立於感受,而將之投射于外時,才能感知到這種現象。就像一般人將眼睛能見的力量,投射於感官界。學生於是能夠有意識的與物質界的重要事件作交流,憤恨只是物質界中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學生得感謝他能夠脫離這種靈魂中基本力量的關聯牽制並能夠自在的運用它們的能力。因為思想、感受和意志力的分離,若是忽略了內修科學中所指出的一些禁律的人,便可能有三種精神上錯亂出軌的情形發生。如果思想、感受和意志力這三種力量的聯繫力,在你的高等意識尚未有足夠的修持,能夠抓住這三種力量的韁繩,令他們和諧的互動之前,就被切斷了;就有可能發生精神上的錯亂。

    因為一般而言,人們的這三種靈魂的力量,不會在同一時間達到同樣的修持境界。對某一個人而言,思想力也許超越了感受力與意志力。而一個人也許是另一種力量較強。當這些力量間的聯繫力是由宇宙的力量來維持的時候,以高的靈界的看法而言,不論你的哪一種力量較強,都不會造成高的靈界中所謂的傷害。例如,過強的意志力,會受到思想與感受力的限制,而不致于超越界限造成傷害。但是當一個有超強意志力的人,開始內修時,感受力與思想力不再對意志力有一般的牽制力時,意志力仍舊如以往一般的橫行霸道。若此時這個人尚未有足夠的修持,以控制它的高等覺知力保持和諧,則他的意志力便會如脫韁的野馬,不斷的展示它的權力,感受力與思想力在此時似乎完全無能為力。這個人便會不停的受超強意志力的鞭策而度日,結果是這個人看起來變得有暴力傾向,在一個又一個失控的行為中衝撞。第二種情形是感受力失去了控制,一個有尊崇他人傾向的人,也許會變成無限的依賴,嚴重到完全失去意志力和思想力。這種人不但得不到高等知識,反而是適得其反的陷入最可憐的空虛軟弱之中。或者,在這種超強無主的情感生命之下,一個人若傾向於獻身宗教,也有可能陷入一團混亂之中。第三種情形是思想力過強。這會造成思慮過多,對生命產生敵意,將自己封鎖起來。對這種人而言,這個世界除了能夠讓他滿足他對智慧的渴望之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了。沒有任何的念頭,會讓他產生情感和提出行動,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種冷酷無情的生物。他們會像避開討厭的東西或無意義的東西一樣的逃避一切日常生活。

    這就是三種學生可能陷入的錯誤(1)暴烈的意志力(2)多愁善感的情緒化(3)冷酷無情的追求智慧。在外表上看起來,或是從一般的醫學角度而言,這些情形或多或少都像是神經失常或神經衰弱症。當然學生一定要避免變成以上的這些情形。對學生而言,在釋放這三種靈魂的基本力量「志、受、想」,令它們臣屬於高等意識之前,好好的修持,令它們和諧共同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若錯誤一旦發生,其中的一種靈魂力落入了無法操控的狀態,則那修煉得來的高等靈魂就會落入相當於流產的狀態。於是學生的個性中便會充斥著那無法羈絆的力量,要相當久的時間才能再回到均衡和諧的狀態。也就是說,在不做內修的一般人身上看起來並無大害的過強的志、受、想的力量,對內修者而言,這些過強的力量會變得非常的強烈。因為那對人類生命而言不可或缺的宇宙控制力,已經漸漸地不再能夠影響內修者。

    不過這些危險並不會影響內修的學生,除非你已經能夠做到在清醒時與睡夢中都有同樣清醒的意識,體驗著高等世界的現象。(這即是所謂的寤寐恒一,即不論何時意識都永遠清醒)只要睡與醒還是段落分明,控制著肉體感官的宇宙力量,就會在醒時重新調整受到擾亂的靈魂的均衡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學生在清醒時的生活,在各方面都一定要健康而有規律的原因。他愈能夠以健康完好的身心靈狀態來應付外界對他的要求,就越好。換句話說,若他的日常生活總是以興奮激動的方式影響著他,也就是當他的內在正發生巨變的同時,又有外來的毀壞阻礙的力量影響著他,這樣對他而言當然是非常的不好。他一定要用一切的力量與能力,讓自己能夠與外界的一切無擾而和諧的共存。避免一切令生活急切不安、擾亂和諧安寧氣氛的事情。不過,這並不是說要外在的除去一切急切不安的情形,而是說要好好的照顧受、想、志與身體健康。不要讓他們長期處於上下起伏的狀態之下。在未進行內修之前,也許很難做到這些要求。不過因為內修,高等世界的經驗影響著他的生命,所以這一切應該都不再困難。只要這些高等世界的體驗,並非按步就班的到來,則那些伺機而動的無規律的生活,便會令我們脫離正道。因此學生一定要試著用一切的方法,令自己能夠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作主。應該要做到在任何情形下,從來也不會感受到心境不專注安寧或不平靜。
    大體而言,真正的內修應該會自動的產生以上所述的各種特質。在修持過程中,學生會自然的能夠認識到所謂的危險,並且在適當的時機有完全的能力去排除它們。


                                                    第十章                                                   業關守護神
    學生進入高等世界所體驗的重要事件中包括了與業關守護神的會面。嚴格而言,共有兩個守護神,小業關守護神與大業關守護神。學生在星芒體與生命體的受、想、志的聯繫分離時會見到小業關守護神。本章將描述這個情形。學生在肉體(最初是腦部)的受想志聯繫分離時,會見到大業關守護神。小業關守護神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生命,對學生而言,尚未修到一定的層次,小業關守護神即不會出現。此處我們只會描述衪一些重要的特性。我們試著將與小守護神會面的情形以故事體的方式表達。學生於是學到這是他的受、想、志已經由先天的聯繫性中解放的結果。學生會面對到一個非常可怕妖魔似的生命,學生將會需要在他一路修行中得來的定力與信心來面對這個生命。

    守護神大致上會以下列的言語宣告衪出現的意義:﹁至今以往,有你見不到的力量照顧監視著你。你所見就是在你生命中,善行有善報,惡行有惡報,感謝它們的力量,因為這些力量,由過去世的生命與想法造成了你今生的個性,它們就是你的命運之手。它們根據你的過去世的所作所為給了你這次投生中該有的快樂與痛苦。它們就是控制著你的、無所不在的﹃業力﹄。這些力量現在將有一部分會釋放。從此以後你必須自己去完成以往為你完成那一部分。過去,命運給你許多重重的打擊,你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的打擊都是一個過去生的惡行的結果。你也有得到歡喜與快樂。它們也是過去生所行的結果。你的個性中有美好也有醜惡。你得謝謝這兩者,因為它們都是過去的經驗與想法所得的結果。至今以前你不知道它們所從何來,只見它們的結果。然而業力見到了你過去生的所有作為,所有秘藏的想法與情感,決定了今生的你與你的生命。不過,現在你所有過去生的善惡業行都會向你揭露,以往它們與你緊緊交錯相連,它們在你之內,但你卻見不到它們。就好像你見不到自己的腦或眼睛。可是現在它們被釋放出來了,從你的個性中被釋放分離出來。它們現在有了獨立的形體,你可以見到它們,就好像你看著外在世界的石頭與植物一樣。而我呢…就是依著你的善惡行,雕塑出我的外型的那個生命。我可怕的外型乃是由你生命的記錄所造。以往你生下了我。令我以不可見的方式生存於你之內,這樣其實很好,因為你的『命運的智慧』雖然隱藏於內,但是卻可以在內運作一點一滴地除去我可怕的外型現在我已經由你內部出來了那隱藏的『命運的智慧』也隨之而離開了你。它不會再照顧你,它會將一切交付於你手中。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圓滿壯麗神聖的生命,或是成為腐敗的犧牲品。如果真的如此,我也會將你一起拉到黑暗而腐敗的世界中。如果你要避免它發生,你就要有足夠的自己的智慧來接下那已經離你而去的隱藏的『命運的智慧』的工作。身為一個可見的外型,一旦你越過了我的關口,我將永遠不會離開你身邊。而在未來,不論何時,一旦你有了不正確的想法或行為,你都會立刻直接的見到你的罪惡感,以我的可怕的魔鬼似的面目出現。惟有當你執持善行到過去的一切的錯誤惡行,都已淨化到不可能再生出任何惡念或產生任何惡行。只有到那時,我才會被轉化成散發美麗光芒的外形。那時,當然的,我也會再度的與你合一,為了你未來福祉而奮鬥。

    不過我的關口乃是依據你殘留的膽小怯弱心,害怕自己不夠堅強,不能為自己所有的思想與行為負責,而建造出來的。只要你還有一點點害怕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這個關口就會有缺口,只要少一塊基石,你就會在關口跌倒或被嚇呆了而不能前進。所以不要試著穿越這個關口,除非你已經覺得不再有任何恐懼可以擔當更高的責任。在此之前,我只會在死亡召喚你的時候從你的個性中浮現,就算在那時,你也只能見我蒙矓的外形。

    唯有那關照著你注視著我的命運的力量能夠在死亡與再投生這段時間內,根據我的外形再造你的力量與能力。感謝這些能力,因為它們,你才能重新投生並為了你的福祉與進步美化我的外形。也是因為我的不圓滿一而再,再而三的限制了命運的力量,令你再回到地球重新投生。我會在你死亡的那一刻出現,業力之神乃是依據我來決定你的輪回。而你惟有在一再投生的過程中不自覺的轉化我至完全的圓滿後,你才能夠超脫死亡的力量,進入不死之國而與我相結合。

    今天我以可見之形站在你面前,就像以往我在你死亡之前以不可見之形站在你旁邊。當你穿越了我的關口,你將會進入以往只有在死後才能進入的世界。你現在以完備的知識進入這個世界。自此以後,在你以可見之形行走於地球上的同時,你也漫遊於死亡的國度之中,或者也可以說,漫遊于永恆的生命的國度之中。無可置疑的,我就是死亡天使,但是同時我也是那無盡高等生命的載負者。經由我,雖然你的肉體仍然活著,但是精神上可以說你會死去,而重生於不死的國度。

    在這個你現在進入的國度中,你會見到一般感官不可見的生命,而且你會十分快樂。但是必須是我引領你,讓你初見這個世界,而我乃你所造出。在以往我的生命乃取之於你,但現在你已喚醒我,成為分離的生命。因此我站在你面前,成為你未來所做一切善惡業的度量衡,或者也可以說隨侍在側的鞭策者。你在造出我的同時也肩負起了轉化我的責任。
(依以上所說,可見業關守護神是一個星芒體的形體,是在學生的高等視力開發後見到的形體,靈性科學帶領我們接觸到了這種超越一般感官的境界。也有一種較低等魔術式的方法可以讓一般人見得到業關守護神,其方法乃是用一非常細緻的物質混合後造出像乳香一樣的雲狀物,然後了知其法的魔術師可以將雲狀物依據該人的業力塑造出變動的形狀。對於已有足夠修持已有高等視力的人而言,便不需要用這種方法。而其實對尚未有足夠準備的人而言,見到了自己的業力以有生命的形體示現眼前,有可能會令這個人走入邪道。在別爾.李通(Bulwer Lytton)所著的詹若泥(Zanoni,1842年出版)一書中,乃是以小說的方式描述了業關守護神。)

此處以旁白方式所說的一切,請勿以寓言視之。這乃是內修學生會真正體驗到的現象之一。
    業關守護神必定會警告學生不要再往前進,除非他覺得自己有能力滿足一切在未來靈界對他的要求。不論業關守護神的形象有多恐怖,衪只是學生過去的業力示現,乃是學生自己的本性生出的一個獨立的形體。這種覺醒乃是因為受、想、志分離的結果。一個人第一次見到所謂的靈性生命活生生示現眼前是一種非常深層次的重要體驗。學生在此之前要特別的準備,目標就在於見到這恐怖的一幕時不要膽怯,而且要在見到的同時有更堅強的勇氣,全然覺知的願意肩負起轉化、美化業關守護神的責任。

    如果成功了,與業關守護神的會面之結果,就是學生在未來的肉體的死亡會完全不同於以往他對死亡的認識。他會體驗到有意識的離開,留下了肉體,就好像棄下一件借來的穿破了的衣服。於是他的死亡只是對於那些與他共同生活的人而言有其重要性,因為他們的感受仍然來自於一般感官的世界。對他們而言,學生死了。但對學生而言,他的周遭一切環境並無重大的改變。整個超越感官的世界在他死前就已開放於眼界之前,在死後仍是同樣的世界現於眼前。

    業關守護神還與其它的事件有所關聯。一個人會屬於一個家庭、國家與種族。他在世上乃是依據他所屬的這些團體做一切的活動。他個人的特性也與它們相關相聯。家庭、國家與種族不僅僅影響我們的意識活動。不只是學生,家庭、國家與種族也有著它們的命運。對於所見不超越一般感官的人而言,這種事情只是一種觀念。而對於唯物主義者而言,如果他們聽到靈性科學修持者說國家、家庭、任何傳承或種族都有一個靈體與命運,就像一個人有其靈體與命運是完全一樣的情形。以他們的偏見,他們會以輕蔑的態度視之。靈性科學修持者會在高等靈界認識到就像人類的手足是身體的一部份,個人乃是這些團體靈體的一部分。就像個人的靈體運作於個人,家庭、國家與種族的群體靈魂也運作於家庭、國家與種族的生命。沒錯,在某種意義上,個人只不過是家庭或種族等等群體靈魂的執行器官。例如,實際上的真象就是一個國家的群體靈魂會利用屬於這個國家的個人去執行某些任務。這種群體靈魂不會降臨到物質界而是常住在高等靈界。但是為了要在物質界執行任務,必需運用在物質界的個人的肢體或器官來執行任務。在較高層次的意義而言,就像建築師用工人組造建築的各項細部工程。實際上就是每一個人都會從他們的家庭、國家、種族的群體靈魂接受到一些任務。普通一般人並不會有意識的參與到這些高層次的計畫工作,他們是無意識的參與了這些任務。而當學生與業關守護神相遇之後,他不但要明白自己的任務,還得明白如何與他的同胞、種族協力合作。他所見愈廣大,責任的範圍也愈廣大。實際上的情形是學生的微細靈體上又加上了一層靈體,等於穿上了第二件衣服。在此以前,他在這世界上就像是有一層覆蓋,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了對社會、國家、種族的責任都是由較高層次的靈體運作於他的靈魂而完成。而現在,業關守護神令他有了更高層次的悟境。那些高層次的靈體將不再指引他。他也必需走出他所屬的那些高層次靈體。不過,若他與世隔離而不參與取用國家種族的靈性力量,他將會心變硬而漸漸毀壞。

    無疑問的,許多人會說﹁噢,我已經放下了各種傳承,種族這類的關係,我已經由其中解脫了。我只想純綷的當一個人類就好了!﹂對這些人,我們一定要反問他們﹁那麼是誰帶給你這種解脫?難道不是你的家庭讓你生於世間?難道不該感謝你的傳承,國籍、種族?因為它們,你才會被人認為是今日的你,它們將你帶大,如果現在你已超越一切偏見,你有能力照亮、回報你的種族,你欠它們一份帶你成長的恩情。是的,就算當你說你﹃只不過是一個人類﹄就算事實上你已脫離了種族等束縛,你仍然欠它們這些靈體一份恩情。﹂只有內修的學生能夠由修持而明白完全的與他的家庭、國家、種族的靈體分離是什麼意義。他經由個人的經驗而明白,那些往日的教育與現在他要面對的生命而言已經不重要。因為那些經由教育而得到的教誨,在受想志分離之後已經完全的如煙消雲散。他回顧以往的教育,就像看著一棟房子一個磚塊隨著另一個磚塊的倒下,他現在必須重新建造一棟自己的房子。此處再度的強調,當業關守護神發表衪的第一篇宣言的當下,可不是象徵性的說一說。因為就在那一刻吹起了一陣旋風,吹滅了在那一刻以前照亮學生生命之道路的一切靈性之光。全然的黑暗於是顯現在學生之前,此時見到的只有業關守護神所發出的光芒。在這黑暗中迴響著業關守護神進一步的忠告﹁不要穿越業力之關,除非你已經完全明白你將要照亮未來的黑暗;不要踏出下一步,除非你確定你的油燈中有足夠的燈油。以往照亮你路途的燈將不再出現為你所用﹂在聽到這此話的同時,學生一定要回頭看看。業關守護神在揭開了生命之謎的面紗。家庭、國家、種族的靈體現在活生生的顯現于學生的面前,因此他可以清楚的見到,以往他是如何被帶領的。而另一方面他也清楚的見到以後將沒有任何嚮導來帶領他了。這就是他收到的業關守護神所宣告的第二個警語。

    若沒有足夠的修持做準備,沒有人能承受他在此處所見的一切。不過高等內修的訓練在帶領學生達到業力之關的同時也令學生修得了他所需要的面對這一切的力量。是的,內修訓練的本質乃是如此的和諧平靜,因此進入高等靈界的生活將會完全的沒有喧囂與焦燥的情形。他在業力之關的體驗將會是一種預感到那新初覺醒的生命的快樂的感受。一種得到了新的自在的感受將會超越一切其他的感受。在這種感受的同時,他的新任務與責任也會顯現。在生命的某一階段,他一定要承擔起這些責任。


第十一章 生與死– 大業關守護神
    在前一章中已描述了人類與業關守護神相見的重要性。重要性乃在於我們見到了自己所造出來的超越一般感官能見的生命。祂的身形乃是學生至今所作所為、所感受所想的一種無形的結果。這些不可見的力量,造成了他的命運與角色,他領悟到了如何能在過去找到現在「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他瞭解到為什麼可以說,現在現形於他面前的他的內在的自我,有著某些的傾向與習性。他也可以認識到某些過去降臨於他身上的命運的原因。他了知了為什麼他喜歡某些事情,或痛恨某些事情。為什麼有些事情令他歡喜,有些令他不悅。不可見的原因說明了可見的生命中的一切。生命的本質,例如健康與疾病,生與死,也毫無遮蔽的顯示於他眼前。他觀察到了在他生前他如何的編織那令他重新投生所需的一些必要的條件。從此以往,他認識到那在可見的世間,依著他的一切的不圓滿而造成的內在的自我。而也唯有在這樣的世間,才能將它修到最終的圓滿。因為沒有其他的世界可以讓他建造與圓滿一個生命。除此之外,他還認識到死亡並不能將他與這個世界永遠的割離。因為他向自已說「因為過去的我,我來到了這個世界,因為我需要這個世界給予我的生命,來修得在其他的世界無法修得的特質。我必需要繼續的與這個世界相結合,直到我內在修得了我在此世間能夠修得的一切特質。惟有當我在此物質界修得了一切所需的能力之後,我才能有那麼一天在其他的世界做一名有用的協調者。」

    感謝他能洞見超感官世界的能力,因此這位啟蒙後的學生,能夠比以前更瞭解更珍惜可見的物質界中的一切。這可以算是他最重要的經驗之一。任何不具這種洞察力的人,也許會因此想像超感官界比物質界有價值,便會低估物質界。然而有洞察力的人明白,若沒有可見物質界中實體的經驗,他會在不可見的世界中完全無處使力。在活在高等(超感知)世界之前,他一定得在物質界中修得一切所需的能力與器官。若無靈視力便不可能在肉眼不可見的超感官界中有意識。這種能見高等世界的靈視力乃是在低等的物質界中漸漸修成的,沒有人可以不在物質界中修持,便生成天眼生於高等世界,就好像嬰兒未經母胎便不可能生成雙眼。

    有了這樣的觀點,我們就能馬上明白為什麼進入超感官世界的關口,要有業關守護神把關。沒有修得必修能力的人,是不能洞見高等世界的。因此,在死亡的時刻要有足夠修持的人才能見到。若能力尚不足的人,是不會有任何高等世界的體驗的。

    當學生進入了超感官的世界,生命便有了新的意義。他見識到了物質界滋養著高等世界的根苗。所以可以說,若沒有物質界,高等世界似乎並不圓滿。他於是看到了兩種遠景,其一是進入過去,其二是進入未來。他所見延伸到過去這個物質界尚不存在的時候。因為他明白超感官世界並不是由感官界所發展出來的。他知道超感官界先存在,然後由其中進化出物質界的一切。他也見到了他在初次來到物質界之前,他自已本就屬於超感官界。

    但是這個原古的超感官界,必須經歷感官界的過程。因為若沒有這段過程,它便不可能再進一步的進化。惟有在其中的生命群,在感官界中修成了必要的特質與能力之後,超感官界才能繼續往前進化。這其中的生命群就是人類。人類生於物質界乃是因為在過去的世界中靈性修持上尚未圓滿,因此被逐步帶領著修持到圓滿的境界。以適於在高等世界做進一步的工作。更高層次的超感官世界乃是來自在感官界中修持的成果。感官界的存在終將過去,但是它的修持成果會融入高等世界之中。

    如此一來,就可以明白為何在感官界中有疾病與死亡。死亡僅僅表示了原本的超感官界已經到達了它的進化的頂點,無法再進步了。此時,整個宇宙都必要滅亡以取得新生命的悸動。於是一個新生命會與宇宙的滅亡戰鬥著,經由死亡又生出了新生命的根苗。這就是這個世界為何有生與死的原因。逐漸毀壞的舊世界中有著即將開花結果的新生命,於是進化的過程就這樣緩慢的進行著。在人的身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點。他的外衣乃是來自舊世界所遺留下來的一切,在這外衣之內。這個生命之芽將逐漸成熟而生活于未來。

    因此,人有兩種層次,生滅(會死亡)與不生滅(不會死亡; 永生)。生滅已是最後一階段,而不生滅則僅在初期的階段。但是惟有在這個有兩種層次的世界中,也就是以感官示現的世界中,他才能夠修得達到不生滅境界所需的特質。一點也不錯,他的任務就是收集生滅境界之果以達不生滅的境界。而當他見到自已乃是過去修行所得的成果時,他不得不說「在我之內有著那逐漸滅亡的世界的元素,它們在我身內運作,而我只能一點一滴的打散它們的力量,感謝那新進入我生命之中的不生滅的元素。」這就是那將人類由死亡帶向生命的道路。如果在死亡的過程中他能以全然的覺知向自已發言,他會說「那毀壞中的世界乃是我的上師。我現在因為被困縛的過去的結果,正逐步走向死亡。不過,生滅的生命之土已經令不生滅的種子們成熟了。我帶著它們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如果這一切僅是依賴著過去,則我就不會再出生。過去的生命走到盡頭就是新的誕生。在感官世界中的生命乃是新生命之芽由宇宙的滅亡中搶救出來的。在死亡與重生之間的這段時間乃是表示了新生命究竟由逐漸死亡的過去總共搶救了多少生命。疾病其實不過就是一些逐漸死亡的過去所產生的持續的效應。」

    以上所說的給「為什麼人類是逐漸的由錯誤及不圓滿中學習而走向真與善」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解答。人的行為、感受與想法,在初始就完全受到了生滅與逐漸毀壞所控制。生滅中生出了感官。因為如此,這些感官與所有啟動感官的一切事物都註定了要逐漸毀壞。我們不會在直覺、衝動、激情或是與它們相關的感官中找到不生滅。我們只會在感官所行的一切中找到不生滅的本性。人一定要儘量從會毀壞的一切中,如是的做,如是的行,並萃取由行中所得的成果。如是的行,就會讓他能夠由物質感官界中漸漸脫離出來。

    所以第一個業關守護神與人相見乃是因為人有這兩種層次。會毀壞與不會毀壞互相滲雜的本性示現的結果。衪的外形也明白的示現了我們還需要多少的努力才能修得業關守護神在純淨的靈界莊嚴光明的形像的境界。學生會見到他在物質感官界中究竟糾纏得多深。由直覺、衝動、欲望、利已的願望中以及各種自私的想法中就可以看出究竟糾纏得多深,由他所在的種族及國家中也可以看出這種糾纏的深度。因為種族既是邁向純淨人類的一種階段。某一種族或國家的成員如果修得愈純淨、愈理想,那麼這個種族或國家在由物質毀壞界邁向超感官不毀壞界的道路上所居的層次也愈高。人類的進化經由更高境界的以種族與國家的面貌來進化乃是一個邁向解脫自在的過程。人類最後一定會進入和諧圓滿的境界。類似的情形下,經由更純淨的道德及宗教精神淨化的方式進行的過程,也是一種邁向完美圓滿的過程。因為每一層次的道德修煉中,都包含了我們對會毀壞的世界的依戀以及對圓滿的未來的種子。

    如上所描述的業關守護神示現了過去的業果其中也包含了在時光流逝的過程中所能容得下的我們所種下的因及未來的果。不過,可由感官世界中取出的一切都必被帶往超感官界。如果人類只能帶著過去編織的一切,則他在地球上的任務就只完成了一部份。這就是為什麼小業關守護神再過一陣子要與大業關守護神會合。與大業關守護神的會面也會以旁白的方式描述。
當學生認識清楚了他需要解脫的一切,我們就會見到一個聖潔光明的生命。難以用人間的語言形容衪的美麗莊嚴。這一次的會面是在學生的受想志器官的分離已經延伸到了肉體的層次。因此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已經不受高等世界的共同意識所控制。也可以說學生的高等意識已經完全的由肉體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了。受想志的感官將由學生在超感官界的靈魂力所控制。這個已由物質感官界中解脫出來的靈魂於是便與大業關守護神會面。守護神說:「你已經由感官界中解脫出來了。你已經修得了成為超感官界的人民及在超感官界中生活的權利,若只是為了你自已的修煉,你已經不再需要你的肉體。如果你本來修煉的意圖,就是要修得能在超感官界中生活的能力,則你已經不再需要回到感官界。但是請注意看看我,看看我是如何的莊嚴,超越了你至今所修習的一切。感謝你受到感官界限制時所修得的一切能力,讓你證得了目前層次的圓滿。但是現在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你必須將你已解脫的力量用於感官界。至今以往,你只是修行讓自已解脫,但是在你解脫自在後,你可以為你的同胞服務,讓他們也能得到自在。至今你都是為自已奮鬥。但是現在你可以參與整體世界的協調運作。不僅令自已解脫,還可以令所有在感官界中的一切得到解脫。有一天,你將能與我合而為一,但是眾生未得到解脫,我便不能完全的淨化。身為一個自覺了、解脫了的生命,你當然十分樂意的進入了超感官界,但是你得向下看看那些在物質界中尚未解脫的眾生。雖然你與他們有著不可分離的命運,你是目前你已經與他們的命運分離了。你們都被強制的降生到感官界,修持進入高等世界所需的力量。因此,將你自已與同胞分離,就等於亂用你因為有眾生為伴而修得的力量。如果其他眾生未降到物質界,你也無法降到物質界修行。沒有他們,你也不可能修得進入超感官的力量。你現在一定要與他們分享這個與他們共存而修得的力量。只要你未將你的力量用於解脫其他眾生,我便會阻止你進入超感官界的更高等層次。你可以持著你已修得的力量,寄居於超感官界的低等層次。只要你尚未將力量用於感官界,我就像持著火劍站在樂園門口的天使般,站在高等層次的門口阻止你進入。如果你拒絕將力量用於感官界,自會有其他的人願意來、願意做。高等靈界終將得到感官界的一切修行的果實,而你則將失去你原有的立足之處。世界將繼續的淨化為淨土而超越你,你將被摒除在門外。因此,可以說,你選擇了走「黑暗道」而其他人則選擇了走「白明道」」
這就是大業關守護神在你與小業關守護神會面之後出現時所說的話。啟蒙者完全瞭解,如果他無法抗拒尚未完全修行圓滿時就可以居住於超感知世界的誘惑,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筆墨難以形容的壯麗莊嚴的光芒,由大業關守護神身上散發出來。蒙矓中似乎可以見到理想中的未來與衪合而為一的情景。然而我們可以確定合一是不可能的,除非我們將所有的力量都付諸于幫助整個眾生界都得到解脫。為了滿足這光明的生命的要求,啟蒙者於是將他的力量完全奉獻給眾生的解脫。他將他的能力奉獻于眾生解脫的祭壇之上。如果他寧願選擇不完全圓滿的解脫趁早進入超感官界,則人類的進化之流就會流過他而離他而去。在他的自我解脫之後,他再也不能由感官界得到新的力量。而如果他將自已的努力完全奉獻出來,那就需要他不再為自已求任何利益。
    當要決定走那一條路時,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很自然的選擇「白明道」。這一點完全決定於在當時他是否已經淨化到全然無私以致於他已不會想要這種解脫的幸福。因為在此處解脫的誘感力是蠻大的。然而在另一端,對我們的「我執」而言,似乎沒有什麼誘惑力。我們在「白明道」下的超感官界所得到的禮物,並不是由外流向我們,而是由我們內心向外流出的對同胞與對世界的愛。「黑暗道」不會拒絕我們的我執所渴望的一切。反而會大大的滿足我們的我執。對只想為自已求幸福的人而言,黑暗道絕對會吸引他們而且也是一條適合於他們的道路。所以選擇白明道的修行者絕不會指示任何修持我執的方法。他們對求個人的幸福的修法完全沒有興趣。對於白明道行者而言,每個人都可以只為了自已而修持,但是如何縮短修持的道路並不是他們的任務。他們在意的是所有人類及眾生的修持與解脫。他們的教法因此只著重於如何發展共同合作完成這項工作的能力。因此他們將無私的奉獻與自我犧牲的特質置於最優先。他們不會實際上拒絕任何想修持的人,因為最具我執者亦可以淨化自已。但是只求自我利益者絕不會得到「白明道」行者的協助。就算「白明道」行者不拒絕幫助他們,這些只求自我利益者事實上也等於浪費了由「白明道」行者處得到的幫助。因此,任何真正遵循善知識(好的內修修行者)教導的人,會在通過業關時,瞭解大業關守護神所提出的要求。也可以說任何未遵循教誨的人,其實根本沒有希望修到大業關守護神現前的境界。遵循他們的教法,會修得善果或是完全沒有結果,因為他們的任務不在於領你修到一種我執的幸福的境界,也不是在於令你超生到超感官界。事實上,直到學生願意全然無私的共同為眾生服務,才讓學生接近超感官界,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的責任。


靈性詩篇一第二篇超越生死門之十八(附錄)  潘定凱編譯
落入凡塵方知難   苦多樂少不得還
但願得一清淨地   歡樂無極不須還
何謂菩薩何謂凡   菩薩不畏生死難
待得圓滿菩提處    本來無還與不還           潘定凱 編譯
(編譯自 Knowledge of the higher worlds and its attainment by Rudolf Steiner, Anthroposophic Press)
(1)
    本書內所講的通往超感官世界知識的道路,引領靈魂體會這種經驗的本質。特別重要的是,避免各種幻境及錯誤的觀念。不過錯誤的觀念似乎會自然的產生。在這一方面,最嚴重的錯誤就是真正的靈性科學被誤解,將它與迷信、幻境的夢、靈媒以及其他各種不良的作法歸成了同一類。這種誤解通常是因為願意遵循本書所說的修法的人,與另一些想找超感官境界並使用了非正統真正求靈界知識的方法而走入了旁門左道的人,被混為一談的結果。
    此處所描述靈魂修持歷經的道路,是完全屬於精神靈性體驗的範疇之內。這種情形唯有在我們的內心的體驗自在獨立,不再受到肉體的限制。以及在平時的意識狀態,我們對外在的境界或是對內心感受意願所生起的念頭也已獨立自主,不再是因為受到境界影響而生起的結果,才有可能發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些人否認這種念頭存在的可能性。他們認為所有的念頭都一定要依靠肉體,因為肉體才能生起屬於感官的或內心的念頭。對他們而言,所有的念頭(想)都是知覺感受或內在體驗的反應而生的結果。這些人有這種看法,是因為他們從未修持而不能體驗純想的靈魂的這種境界。對於已經修持提升到能夠體會這種境界的人而言,他瞭解念頭支配著靈魂的生命,充斥彌漫於所有的靈魂的功用。以致於此時這個人的所做所為的出發點,完全與肉體無關。而對一般人的靈魂生命而言,念頭幾乎必定會與其它的靈魂功能糾纏不清(例如知覺感受、意願等等)。這些其他的靈魂功能是會受到肉體影響的,但是念頭可以穿插其中、有所作用而完全不受肉體影響。否認這種現象的人,主要是因為事實上念頭總是被混淆於靈魂的其他功能中一起被觀察,而有了念頭無法與其他功能分離的假像。不過,在內心努力修持後,我們便可以在靈魂中體驗到念頭在內心中屬於它自己的生命,與其他所有內在生命的活動是分離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靈魂生命中將純想的念頭完全獨立分離出來。這些念頭完全自我獨立生存與其它的心識活動完全沒有混淆。(像由外界得到的知覺,肉體的功能,或因肉體功能而生的內心活動等)這些念頭經由這些特性,顯示了它們乃是靈性的、超感官界的個體。當我們與它們相結合並摒除一切的知覺、記憶及其它各種內心活動時,就會明白自己是處於一種超感官的境界並體驗到了在肉身之外的境界。任何熟悉了這整套過程的人就不會問下面這個問題:「靈魂可以活在超感官界,體會到處於身外的境界嗎?」因為這樣問就是否認了他自己所知的經驗。他只會問:「是什麼原因令我們見不到這樣的事實﹖」答案就是這個事實並不會自己示現,要在學生修煉靈魂至某一種狀態後他才能收受到這樣的境界現前。然而當你要求人們要修煉自己的靈魂以令原本並不依肉身而在的境界現前時,人們會立刻的產生懷疑心。他們會懷疑這些境界是自己造出來的,因為他們為接收這樣的境界之前做了準備接收的修煉的工作。一般人都期望不需要自己努力,只是被動的去體驗一切。此外,這種人如果不明白「瞭解一項事實」在科學上基本要求。他們就會將那種低層次的意識所產生的境界(也就是靈魂的意識性已經低於一般感官接收與意志推動行動的狀態。也就是由幻境目擊者和靈媒們的靈魂所體驗的境界)當做是正常而客觀的悟境。但是那樣的境界其實不是見到「超感官界」而是見到低於感官層次的「副感官界」。人們醒覺時的生命並不是完全的運行在肉體之內。意識性最突顯的部份是運行在肉體及物質界的邊界上。所以,感官的接收可以說是一種肉體外的運行過程穿剌入肉體,就好像體外滲透入體內的過程。同樣的,意志力的運作也類似如此,意志力事實上是因為人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所以人的意願一旦生出的同時就已經是宇宙意願煉上的一環了。在這種靈魂運行在肉體邊緣的情形下,人類其實大多依賴著肉體的結構,但是此時思想念頭也參與其中,大多時候人們在感官接收與意志力的功能上都會令自己儘量不受肉體結構的影響(獨立於肉體的結構)。而在幻境目擊者與靈媒的情形則是人們要完全的依賴肉體的結構才能體驗到他們的境界。他摒除了感官知覺與意志力等令他獨立於肉體的靈魂功能。此時靈魂產生的境界就完全只反映了肉體的生命。所以靈媒們所見的境界是立足於人們在以靈魂體驗或造出這些境界時要比平時的知覺與意願更依賴肉體。而在本書中所指出的超感官的體驗則是靈魂的生命發展修煉的方向是完全相反於靈媒與幻境目擊者的方向。靈魂逐漸修得在知覺與意願功能上更獨立於肉體的境界。這種獨立性由靈魂修得了純想的境界上得到了證明。靈魂因此便有了更寬廣的活動空間。
    此處所謂的靈魂的超感官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明白瞭解這種所謂的「純想的生命體驗」。大致主體上而言,這種體驗本身就已經是一種靈魂在超感官界的活動,但在此時還未知覺到任何的其他超感官界的活動。當在純想的境界時,我們就已生活在超感官界,但是我們只體驗到了這種純想的超感官境界,尚未體驗到其他的部份。而超感官界的體驗一定要是靈魂已修得的與純想結合的生命的延伸與持續。因為這個原因,明白瞭解有關這種結合的正確的方法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是經由正確的瞭解生出的心光照耀之下,帶來對超感官界知識的正確的洞見。一旦靈魂的生命沉入了低於念頭中的清明意識的層次,在求得超感官界的真知上而言,靈魂在此時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因為靈魂此時已經完全在身體功能的束縛之下,那麼此時所體驗到的便不是「超感官界」的悟境而是受限於「副感官界」內的身體的悟境。
(2)  
    在進入了超感官界的領域之後,很難找到像我們表達感官界現象的言語來描述靈魂所體驗的境界。學生不要忽視了這一點。在用語言描述超感官界的經驗時,若與描述物質界的經驗相比較與事實的出入可能會比較大。讀者也許必需很痛苦的瞭解到許多描述只是想要舉例說明真實的情形大概是怎麼一回事。因此本書(英文版)19頁說了「最初,所有的靈性科學的規則與教法都是以一種象徵性的符號語言來表示」而82頁則提到了「某種內修的文字」。大家也許會很容易的假設這種文字可以像我們學一般物質界的語言一樣的學得。但在這方面,我們得指出以往及現在都有靈性科學的學校及相關組織用這類的符號來表達超感官界的實相。任何已經啟蒙到瞭解這些符號的人於是便可以得到修持內在的生命邁向超感官界實相的指示。但是在超感官界體驗上更重要的就是在這本書會引領你證得的這些體驗的過程中,靈魂應該經由自己對超感官界的冥想定境經驗中去證得明白這些文字的能力。超感官界向靈魂訴說的,靈魂必需將它們轉譯為這種文字以便用全然的意識來勘查。我們可以說本書所講的一切,可以被每一個的靈魂來證悟。在證悟的過程中,靈魂可以親自根據指示證明是否會得到所說的結果。讓讀者將此書當作與作者的一種交談。因此,講到學生需要找到有人(老師)「親自來指導」時,學生應該要明白到這本書其實可以說就是一種「親自指導」。在以往,是有理由將這種所謂的「親自指導」限制於口傳。但在今日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上,我們已經到了靈性科學知識一定要比以前更為廣大的散播的地步。與古代相比較大大不同的是這些知識一定要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接觸到。因此,本書可以說是替代了以往的口傳教學。只有在極有限的情形下,我們可以說在本書內容之外的修持,需要有親自指導。無可置疑的,有人會需要指導,而且對她或他而言,這些指導也很重要。但是不要錯誤的認為還有本書未講到的重點。只要是任何「正確」及最重要的是「完整」的研讀了本書的人都可以找到這些重點。
(3)
    本書所給的指示,初看之下乃是要求一個人做完全的改變。然而,在正確的研讀下就會發現其實只是想要教任何人修持在面對超感官界時所需要的內在靈魂的狀態。他把修持這種靈魂的狀態當作在內修煉第二個人。而原本那健康的人則繼續做著以往該做的事情。明白這一點的受訓者知道如何以全然覺醒的意識照顧這兩個人,和令這兩個人有著正確的互動。這種修煉不會令他在生活上變得無能或無用,也不會令他失去了生活的興趣或技巧而變成一名整天研究靈性的人。當然學生在超感官界的體驗會像光芒一樣的照耀著學生整個人。但絕不是引他遠離正常的生活。而是令他在生活中更有能力及生產力。必需要用書上所講的方法是因為事實上每一個對超感官界認知的過程都需要整個人投入這個過程。在知覺顏色的過程中,眼睛與相關的神經系統都投入工作,對超感官界的認知則是需要整個人的投入,整個人都變成了一個眼睛或是耳朵。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當我們講到有關認知超感官界的過程時,好像是講要轉換整個人。就好像一般的人一無是處而必需大大做改變。
(4)
    我應該加注在131頁所說的「啟蒙後的結果」有些方面如果稍做更改也適用於說明書中其他的部分。
有人也許會問是否需要做這種形體的描述,是否無法用觀念來描述那些超感官界的體驗,而一定要用形象。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需指出要體驗超感官界的實像。人類一定要瞭解人類本就是在超感官界中的超感官生命。如果不能觀見自己這超感官的本性(這種本性事實上就是人類本來就以蓮花氣輪及生命體等方式示現著。)則講到人類在超感官界的體驗,就好象是將他置於感官界,而一切身心物的運作過程,都在他身邊或身上運作,而他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所以,他的覺知到他自己的超感官的靈魂體及生命體,會令他能立足於超感官界而且意識上完全明白自己的存在於超感官界,就像他經由覺知自己的肉體而覺知到自己身在物質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