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倫與Q’uo對話之二


The Aaron/Q’uo Dialogues, Session 2

Copyright c 2005 L/L Research

1991年三月1日



芭芭拉

: 昨天Q’uo的談話未被我錄音下來,而我能使用唇語閱讀的部份少之又少。我冥思已獲取到的資訊內容並感受Q’uo的存在,感覺Q’uo知道我的行止或不了解之處。我不想要求Q’uo為我或我的疑問擔負責任,然而我也不想要求重覆講述。Q’uo可願意重新分享我所錯過的, 也就是昨晚他們分享的東西?


Q’uo

: 我是Q’uo。我在遍佈一切存有之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問候妳們。

我的姊妹,針對一個意識的需求而作出回應,沒有重覆講述這件事,因為每個實體在這個當下即為一個嶄新與不同的人,不似於任何其他片刻的該實體。


這就是為何歷史,特別是個人史,與在此刻當下之生活及愛的偉大工作是風馬牛不相干的。



我們意願提到耶穌實體所給予門徒的那句格言:「餵養我的綿羊1。」



(

原註1,聖經 約翰福音21: 16, 17)

許多人是太一造物者的愛的僕人,他們渴望餵養其他羊群卻不明瞭首先他們也需要食物來餵養,不只是肉身載具所需的食物,而是遠為重要地,靈性友誼的麵包與酒。





有位偉大的同伴等候著所有留意她內心的人;那是,來自於妳們星球的第一與第二密度。



妳們腳下的同一陸地不僅生機盎然,並因為從未衰減的、無限之愛而脈動著。每塊巖石,每片草地的區段,或足下的松葉,均帶著祖母地球之心繫結著一個


第三密度實體。


這存有好愛妳!來自地、空、風與火等自然精靈的友誼;來自所有植物界的守護神;以動物形體示現的恆常-上昇意識,全都等待擁抱那位停下來以專注及安適停駐在妳稱之為自然大教堂之中的個體。


當一名實體准許自己成為這些神聖且有愛心的靈的入口,空氣裏遍佈著純真無邪的普智天使,樹林間熾愛天使們笑聲繚繞,天使們升升降降,在每團火中、在每場暴風雨中、在每回無波的寧靜中、在活力陽光的全體光芒中。此地到處是靈的食糧。



現在 我們進一步提到另一名十分真切與實在的友伴。


許多人覺察這個實體為耶穌-基督。其他人則可將這基督能量想成是個活生生的基督聖靈對世界說話,昨日、今日及永遠。想像那位已知為耶穌的精神體就在妳左右,並且在心裡牽起那伸出的手。如此,掌連掌、心印心、神聖之愛對有形之愛--一份源自無限信賴、無限慈悲、無限親切的友誼關係,無量愛因之生成且分分秒秒地重新再造。當一個人獨自走在所選擇的愛與利他的道途中,若以第三密度之眼四下觀望,沿路似乎難遇同行的友伴;然而每陣輕柔的和風、每隻靜默的小鳥、還有一切感覺經驗即是妳愛的友伴;接著 與基督的同伴關係,無論它如何被感知,它比妳的呼吸更靠近、比妳的手或腳更親、比任何第三密度的友伴更親密無際。



所以,在任何生命的氣候裏,暴風雨或平靜無波,它是第三密度實體必須在每個當下憶起那極當下的協助和友誼關係,而那些沉睡的人卻沒有感知道這些。


愛與關心始終都在。關鍵是實體必須記得得去打開那友誼之門,向那可觸知的愛伸出手來,幾乎可以想像那是基督聖靈的肉身形體。


尤其當外在的情況因沉重的顧慮顯得陰霾又浮誇時,尋求者僅藉著憶起將手伸向聖潔的基督之友誼,就會發現那些顧慮輕而易舉地被搬開了。


現在那聖潔的臨在真的就在每位尋求者之內,猶如整個宇宙般。


妳是妳自己之個別造物的創造者,以及造成那經驗過程與如何經驗它的無限



智能

合夥創造者。雖然妳不能成為他人的造物,卻不得不成為妳自己的造物者。所以,從此刻到彼刻的決定間,莫因妳的落單而使內心消沉或膽怯;因為有一種更勝於妳們第三密度顯化形體的友誼關係,永遠等候妳單純的認可與接受。所有實體是何等地被愛著!然而若沒有意圖為那愛伸出信賴的手,一個實體便可能永遠走在自己造成的孤寂之霧中。

我是Q’uo,此時可有進一步的問題?



芭芭拉

: 謝謝你。Q’uo,我覺知自己內在一股服務的渴望似乎來自兩個地方。當我感到服務的渴望來自私我的任何地方,它使我畏懼私我將會導致工作上的扭曲而抽身離去。接著那畏懼觸動和扭曲了滿懷愛與虔敬之渴望以從事服務的誠實處。它令我困惑。

當畏懼出現,我雖聽見了Aaron,卻也對其感到質疑。然而當愛存在,並得以全然體驗上帝以及那四面八方來自Aaron的愛,我遂知道毋須懷疑。


對此Aaron已與我有一番長談,但不知還有任何你要補充的東西,以幫助我理解和平衡這些力量?



Q’uo

: 我是Q’uo,我們會提到兩種心智(minds)及兩種心性(hearts)。第一種心智為理智心智,在其中只能存在心理上的障礙恐懼,因為一位冒險家安住在自己的心智之內,故畏懼的屏障不升起。然而,理智心智幾乎完全在處理相對性幻象,在其中每個現刻經歷並享受著人生之舞。於是乎,一個人即使可能在智力方面感到好奇,卻不能利用它躍進那不可測的深淵,此乃為了要達到第二種心智的必須條件。

第二種心智通常被稱為(heart)。敞開的心內貯存著產生智慧及悲憫的真實心智,無量無邊且不用費力,如同一朵開放之心的愛。


無論如何,許多事情在具體的此生之中發生,它們可能傾向於導致一個實體築起防禦的圍籬,以使這顆珍貴之心的傷痕不再新增。


因此,為了要開啟第二種- 智慧之心- 一個人首先必須在接受與愛中凝視築起的圍籬,因為那曾是自我的需要,准許它們維持原狀直到不再需要它們為止。然後才可以打開,而智慧才可以無懼地收納並且平等無懼地示現於前。



耶穌

在神聖著作【聖經】裏說道:「我是葡萄樹,你們是分枝2。」

讓我們來看“我是"(I Am)。 “我是"乃為無限太一的真名。


我是" ,在妳心裏這麼說:「我是我是永遠與妳同在。我是道路。我是真理。我是生命。3」每個實體皆為我是。從而,每朵開放之心接收、揭露及顯化那偉大意識樹根的果實,一切萬有之我是

當葡萄樹的分枝們於一股謙卑的覺識中交扥其自負自大之態度,覺知若沒有根源我是,它們的我是只會是塵土與灰燼,於是各個分枝開花結果與播種,無窮盡地滋養大地。



(

原註2,聖經 約翰福音15: 5)

(

原註3,聖經 約翰福音14: 6, 馬太福音 28:20)

現在 讓我們來講述第一與第二種心性。這也一樣有助於找到且允許釋放出恐懼;因為第一種心性裏面含有智慧,但只對具滋養性的恆久狀態[即是愛]有所覺知。


第一種心性常常努力試圖去綻放、去滋育、和純粹地給予,因為它的飽滿以及週遭的人需要滋養與補充。


第一種心性,雖有智慧,當飽滿乃由於它無節制的悲憫之情,也是算愚笨的。這種愚笨對我們而言是優美的,並且是對開放心不可思議的慷慨與力量之見證。



尚有第二種心存在,而那心也許被設想成--無關於男性或女性的形體-- 生命的子宮。那顆心完滿地移動而毋需去服務,毋需做任何事情 祇需成為完滿。


第二種心性是子宮,永遠因愛而懷胎,永遠從完滿給出生命,進入那實際地完滿中。因此,第二種心性的回應並非由於他人之需要,而是它,如同陽光,必須散播它的光以及永永遠遠地繁衍它自己的我是,此情形- 因著這第二種心性的子宮愈加成熟地被經驗- 就變得愈來愈靠近那未扭曲、非受造的理則,即是


我是Q’uo。還有進一步的疑問嗎,我的姊妹?



芭芭拉

: 目前沒有。謝謝你,Q’uo。

Q’uo: 我是Q’uo。我們也謝謝妳,我的姊妹。


現在 我們將花一點時間講說一下關於所謂的耐心。有耐心真無聊啊,當心正如麋鹿跳躍,並希望在歡樂、燦爛、在完美的愛之覺識中飛越高山峻嶺,還得在一旁等待及觀察!


然而在肉身中的實體們之意志並非藉由運用它而變得完美,而是藉由交托對一己意志之使用給太一無限造物者之意志,而變得完美。


在妳的幻象裏似乎存有一個時間走廊。在這幻象之外,所有時間皆為一,所有時間同時發生。然而幻象之內,黑暗籠罩頭腦與心,有時這些守夜又顯得綿綿無盡期。然正因身處於午夜的黑暗之中,了悟、光明、及愛的使者才非常安靜地前來,腳踩著我是我是我是…的沉默步履,除非那顆心正在觀看、祈求和等待,否則便無以聽見其足音。



此即耐心的用途- 不是迅速地消耗時間,而是要珍惜時間,那新娘新郎所感受的期望,如同倆人等候預定婚囍之日的到來。在具體人生之中,一個靈魂有許多個婚囍之日,許多個輝煌燦爛的佳節慶典;但那些慶典是標點- 我們可以說是禮物- 在充滿期待之冗長文句中間的逗點和句號。於是乎,向等待之練習致上崇高敬意是合宜的,以全然的信心耐心地守望,即使求道者不知道下一個婚囍之日,卻知道它將到來。在這歡愉的俱備狀態中有個大無畏存在,不會因為黑暗時刻或獨守夜闌而畏縮不前。說得更確切些,它等候著,以一股具耐心之信心,以一份如臨磨刀邊緣的意志去傾聽、去交托,以及成為那我是,即是對當下之圓滿成就(consummation)的囍宴賀禮。



此時 我們將離開這個器皿,感謝來自你們每一位的美妙振動。與你們同在始終是我們的莫大喜悅,藉由你們強烈且美好的呼求和需要,我們來到了你們小組當中。我們希望已經提供有助益的見解,但一如往常,要求每一位記得去丟棄任何未講到個人真理的話語。我們是你們所知的Q’uo原則。


Adonai,Adonai,我是Q’uo。我在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離開你們。


芭芭拉

: 亞倫,上週您提到服務的驅使來源於情緒體,靠向心智體的則是一種純粹去愛的意欲。您較早前曾說過這兩者之間的不平衡並要將它們帶入和諧狀態中。今晨的靜坐我開始去看有關以上事項的相反面;我感到心智體正是阻塞真正的愛之情緒的主因,當我進入那聖殿時,感覺像是情緒體開啟而任何的分離皆起於心智。您願意對此作進一步說明嗎?


亞倫

: 我將問候與愛獻給你們全體。我是亞倫。今晨很歡喜前來和你們為伴,感受從這個小組透顯出來的愛與光;還有我感謝Q’uo原則所給予的分享。

聽見同樣的事情由不同的聲音再度重申,真是極大的安慰!這是關於信任方面,因為的確,我能說的事情 沒有一件是你們不知道的。


然而我們的話語為你們再添保證,並且協助你們信任自己內心的智慧。



妳問關於這些體性(bodies)的問題。妳了解今日晨間,正值妳想那問題時,妳的問題有部分參考卡比爾那篇強有力的詩文4,其中他寫道:“用我們的四大體性去感受那愛,有何等之難!那些試圖理解的人終究失敗。”



(

原註4, 卡比爾之書The Kabir Book, 43)

對有關我所說的概念以及置於那些概念下的經驗,妳有意識地覺察;但或許只到某個程度,於是 我們不再分享同樣的語彙。讓我首先講述一下,祇是為了確立我使用之語彙,如此妳才能無有誤解地聽見其義。敬請隨意自在地替換成- 為妳所熟悉、而我附加上經驗的標籤吧。



有四大體性之存在:物質體(physical)、情緒體、心智體與精神體(spiritual)。在妳的人身生涯裏,妳跟它們全體打交道。星靈體(astral)即妳所經驗不在這物質體之內,而是在中陰的靈界中 祇經歷情緒體、心智體和精神體。


物質體與星靈體- 正是妳慣用在此時此地,作為一名第三密度存有的兩個體性。


情緒體緩慢地脫離。以人類的術語言之,妳從這第三密度畢業了。雖仍有幾分的情緒體在,卻不會再有什麼反應。其感覺如同我昨晚講的浮雲流過;妳不用做任何事,只需觀察那情緒團來了又走了。當妳跨越過因果層,情緒體完全地脫落且只剩下心智體與精神體部份。這兒的存有正學習一種慧覺,因為思想依然有需要。



是的,有兩種智慧存在:一來自於心性,另一來自心智。如Q’uo方才所指,


它們不過是那同樣的知曉之路的兩種層次。慢慢地這個心智體也因不再需要而脫離了,當妳返回進入Q’uo剛才所說的造物者的核心。於是,存有進入妳表述為第七密度的界域,更純淨地朝向純粹的精神體演進,亦即靈魂。那是靈魂之所是,完全休息而非被丟棄的精神體,不是因為有所厭惡,僅不過是脫落,如同夏日豔陽高照時 你脫掉衣物的情況。



現在回到妳的現實世界,在這第三密度裏,因為妳開始了解,在這四大體性中


沒有一個要比另一個來得成熟或不成熟。


每個體性各有其服務宗旨。今晨妳經驗了心完全地開放而接著又經驗了對於開放的懼怕,既非是孤離的心智體也非是情緒體。


懼怕是一種情緒,它來自許多地方。並非是情緒體的不成熟,而是它比較不被接受;當處於一些深層的靜坐時,妳覺曉有關超越概念性思維的益處,妳不因為用頭腦想而自責。卻因為感受而常常自責,直到習慣性地築成一種情緒上的怕懼。在本質方面,妳已將自己退避至我們已談論多時的那個隧道。


我在別的通靈資料5有提過“隧道”,一個十分安全的窩;妳在這子宮裏很舒適。也許妳會但願它為只有一端開放的洞窟,並在洞口橫放著縷縷的蛛網,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避開他人同時也是自己個人的憤怒,保護自己不受隔離感之苦,避開憂傷愁緒。而妳所張掛的一縷一絲已經合於一個目的,因為妳感到需要那份防護。然且,隧道之內陰暗而之外光明;而妳已到達一處想要允可光線照進來的地方。妳可感受到這股慘無人道?假設某人該要牽住一隻手,進而撕破所有的蛛網,所有的絲縷,那麼妳又會如何驚懼地瑟縮,抗拒撕下所有的防護罩呢?



(

原註5, 19901121;未發表;取材自 深泉靜坐與靈性諮詢中心;地址/3455 Charing Cross Road, Ann Arbor, MI, 48108]

然而溫和地帶著飽滿的覺識,妳可以伸張開來,一次搬移一縷線,並給予檢查。這份懼怕是什麼?我仍需要它嗎?何以會出現?我必須抓住它多久?看著一根絲線 也許是憤怒或是貪婪,注意到那貪婪或憤怒如何地從懼怕和隔離感中出現。看見懼怕助長隔離感的許多方式。該自我於是發覺了自身的分隔,感到有需要給予保護並允許憤怒或貪婪作為防護罩:“萬一我需求落空該怎麼辦?萬一我受傷害該怎麼辦?”


但這祇能由一股對他人與我的感知而來。若沒有分離,便不可能有憤怒。


妳能開始看見懼怕所導致的分離感究竟如何將自我覺知帶往第一個扭曲狀態嗎?這個扭曲狀態激發了一個尚未全然陷入分離感,卻正在經驗一種人與我之區別的人,去培育那允許怕懼所導致之扭曲的第一道入口。注意觀察,妳就得以開始了解這過程如何在妳裏面工作。接著當怕懼或分離感出現,你可以輕柔地推開那阻擋光源的憤怒絲線,注視它,並自問:“我仍需要這樣或我現在能夠把它擱在一旁了?”總是溫和而不著力的這麼做,絕不要求自我刻意的作為而是接受自我之本然,如此一來這個存在體雖將一直被挑戰,卻也一直同時地被接受與被愛。就這方面情緒體不是某個要去抗爭的東西,而是妳整個和諧之自我的一部份。



妳要求我進一步講授有關情緒體內的扭曲,來自於因懼怕感而生出的服務他人。當對自我產生一種不適合感,遂使致出現一股為了證明自己而需要有所表現的感覺,為了減輕那痛苦,於是其自身之中的服務變得扭曲。今晨 妳體驗了聖靈之愛, 該靈魂在上一世化身為耶穌,以及妳感到那股毫無扭曲的愛之能流貫穿的力量。


昨晚我說,以人身形式讓能量免遭扭曲地完整流動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一旦有了服務他人的概念,便形成了他人與我的差別。於是乎,我們回到一個事實


-- 自我覺知是一個扭曲。Ra稱之為第一個扭曲,而我亦同意此說。


對不起,(說錯了) Ra稱自由意志為第一個變貌(扭曲)- 肇因於一位主動且本質為理則的造物者的賦能狀態6


但為了去愛,就必須存在可被愛的東西; 而那需要自我覺知,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以不同方式談論同一件事情。



(

原註6, 請參閱一的法則 卷二)

如果妳願意,想像有條河流過一座清淨無比的沙床,且附帶了一道急湍。水湍下座落了顆大石頭,恰好足以曝露在水面外,並且看得見環抱石面周圍的碎漣波。讓我們稱那第一顆石頭為自我覺知。河水傾全力地圍繞它奔流,然而在那水流中有個小小的扭曲現象。從自我覺知生出了如此多的懷疑和怕懼:比較心;競爭力;以及如下的想法“我夠不夠好?我可不可以被接受與被愛?”突然間我們令使一大宗載量的石頭扔進這條河裏,而現在水流竄入許多碎漣波中。急湍依舊;但假設妳該由那同樣的第一顆石頭處,順著流去使一根竹杖漂游,它將會順暢地一路漂游而下。假設妳由那第一顆石頭處擺放一根逆流而上的竹杖並注視它,妳遂看見它是如何地圍著那顆石頭亂竄,失去特定的方向和推進力。現在讓那根竹杖順著流下移至所有這些石頭的座落點,並看它如何在小漩渦?中轉旋。


因此,當妳迷失在任何的扭曲當中,妳的能量流動便不順暢。靜坐中妳感受到耶穌他那暢流無礙又足以提昇所有進入其中的能量。


所有分隔的情感,甚至連愛,均造成了扭曲和動亂。心智體透過理性來平息動亂,然而理性卻從河流的力量中隔絕了實體。就宛若某個人,看見河床內所有那些石塊,被堆建成一座堤堰,使河水從石堆處轉向,這樣的話便不再造成氾濫,但也因而阻擾了水流的暢行。


每個扭曲必須被來來回回地工作,始終帶著溫柔與慈悲,始終自問著,“我被賦予學習的是什麼課題?我怎樣能夠更有技巧地跟這些恐懼、這些在我裏面的力量一起工作?我怎樣能夠祥和地開始搬開每塊石頭,以朝那無分隔的完美覺知前進,這個覺察的自我不是隔開的,只不過是宇宙的部分力量罷了。”完全進化的靈魂歸返至它的火源;然而它的歸返,已非初始之時的星星小火,而是內邊有個光輝燦爛的太陽,昇揚強化著那原初太陽的力量。



妳要我再進一步說明,或還有其他問題?



芭芭拉

: 對此我沒有更多問題了,亞倫,謝謝你。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要發問。

K: 關於有技巧地工作憤怒,我了解 留意、感覺並允許憤怒路過的觀念,當它在日復一日之生活中造訪時。我不確定該怎麼處理多年來的這些憤怒- 只要藉著憶起任何相關之情況,我就會隨時踩入憤怒之中。每個情況裏,我假想憤怒跟我的感覺有干係,即不知怎的我一直都蒙受著冤枉;而我知道我需要能夠接受和徹底的原諒自己,以及任何所牽涉之對象。但這對我似乎是一整輩子的功課,至少,有關以任何意義深長的方式去對付那些長期以來的憤怒上,讓我深感絕望。你可否對此置評?


亞倫

: 你說這似乎是一輩子的功課,而那使你感到絕望;然而,你正是為了該療癒而誕生,因為前幾世的你已以幾乎同樣的方式緊抓著憤怒,學著慢慢去放手,了解到憤怒僅不過是憤怒。而現在你已了解到超越憤怒、讓它離去的益處,而這可是一輩子的功課呢;然而你已在運轉它並且有了進步。你正在我剛才講的那個佈滿絲縷的隧道裏頭。當眼前的憤怒出現,你已有技巧地學習去注視它,而不需依附於它來穿越洞口。但那兒仍有著所有來自於過去的千條萬縷。


我建議你在靜坐冥想做以下有用的事: 當你覺得有勇氣和準備就緒時,去移開每條線縷並檢視它。切勿以最沉重的那些線作為開頭。用較輕盈的絲線來建構你的力量。當你憶起某個震怒的時刻,自我感到遭受另一個自我某種程度的攻詰,因而感到被錯怪了,只要溫柔地看?那絲縷以及浮現的感覺,遂問自己:


這個憤怒為何?為什麼會在這兒?其功能為何?我仍需要它,或我準備把它放下?總是知道縱然你有受傷、害怕之感,你可以再把它放回原處,假如你需要的話;信任當你逐漸成長 將使你愈來愈不用採取那種做法。


你們每一位在此都要學著更全然地愛自己及他人,去學習信心與愛。憤怒是你十分簡單的學習工具。無條件的愛在一片安詳之愛中是非常容易的,然而當你被激起自我防衛、當那分隔出現時,你又當怎麼愛呢?當留意到恐懼、分隔以及憤怒的出現,你還能繼續愛嗎?當你在當下生命中所出現的每個小小憤怒上運轉得更有技巧時,你將找到信心與愛的回歸 [在大怒之時仍去愛]。


這裡還有件事,你說你知道這是你得做的事- 我感到其中的評判。有某種感知認為直到你付出行動之前,你不大適任或你有需要被改正的錯誤。


你毋需這麼做;反之,當你成長之際 你允許自己這樣子做。


你能明白其間的差異嗎?允許你自己安身於現在立足之處,總是展望下一步,但從愛的感知裏向外延伸,而非來自一份輕蔑感。


以愛去對待你內在之一切是很重要的,


因為你的蔑視將只會進一步升高對分離的感知,且進一步分裂自我為可接受與不可接受的兩個部分。


你懂了嗎?還有進一步的問題嗎?



K: 感謝你,亞倫,我想我懂了。稍晚我也許還有更多問題呢。


亞倫

: 我願意簡短地補述一件事,為了強調我對於Q’uo所提的耐心之主題。

你能想像自己正在逆流而上嗎?你知道最後你會來到河水的源頭。可是現在你正好在享受游泳,注意著下方樂悠游的亮彩魚兒,感受水的沁涼與背脊的陽光,時而停下來休息時而再繼續。當你愈進一步往上游,河道遂開始一點點地變窄,突然間你開始有個感知,或許你會到達這條河的源頭之處。


現在,你停止游水並往上瞧,想知道還剩下多少里程;但當你停在那兒,急湍便推著你向後而使你失去動力。你開始再度游泳。離源頭愈近的你,愈感覺水質的清新與源頭能量的增強。只要你開始四下張望以及說:“還有多遠?我等不及到那裡了。”你遂失掉過去屬於單純享受玩水、享受水中生活、享受它所帶給你身體上的感動的那番樂趣。這發生在所有生命體上,當他們愈靠近源頭的時候。這不是一個過錯,僅是個你必須覺察的東西,如此你才可以開始注意消退的耐性,且允許自己返回這輩子的喜悅,知曉你確實愈來愈能夠超越對重生(rebirth)的需求,以更深邃的感知愈來愈認識你的真實自我,還有更深沉地連結那愛與光的源頭。


但那將會發生的事就會發生,並且這個時刻是當下。珍惜這個當下罷,它將不會再重來的。



由於沒有再多的問題,我想要感謝你們全體所分享予我的愛之陪伴。我珍惜你們每一位,並期望你們每個人能夠越來越珍惜自己,一如那些環繞著你們之充滿愛的神靈和朋友們對你們的珍惜一般。


就這樣。





(V)2008 Fully translated by the Child, reviewed by c.T.

轉載自 愛與光圖書館 http://home.free.don-net.com/tloo/AQ_0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玄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